近日,在周矶街道雷潭村,一场由“厨余帮”沤肥和“兑换制”回收构成的绿色革命,正将垃圾分类转化为乡村振兴新动能。通过创新建立“分类-处理-回田-激励”闭环体系,这个曾经面临环境治理难题的村庄正在实现生态蜕变。
村民家门口的“厨余帮”收集菜叶、剩饭等厨余垃圾,经发酵数周后,转化为有机肥反哺农田。“以前垃圾靠外运,现在自家厨余能‘变肥’,种菜少施化肥还增产!”村民刘大爷的话道出实惠。目前,该村在1、2组共安装沤肥桶40个,预计全村每年能无害化处理厨余垃圾70吨,所产的有机肥能覆盖80%菜园农田,形成 “户分类、村处理” 的生态微循环。
“50个废弃瓶子兑换一袋洗衣粉……”针对农药包装、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村里创新推出兑换机制。“捡拾农药瓶既清洁环境又能换生活品,大家积极性特别高。”负责此项工作的村干部介绍。
周矶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周矶街道将以点扩面,在辖区内推广这类“变废为宝”的绿色治理模式。(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煜 通讯员 刘莲 张家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