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记者 王宇杰)为准确掌握水稻生长发育情况及亩产量,验证科技增产实施效果,把握水稻增收秘诀,9月14日,高场街道农办、农技站、农机站等单位农技人员抢抓晴好天气,奔赴韶湾村二组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水稻测产工作。
在现场,广袤稻田如金色海洋,饱满的穗粒压弯穗头,随风摇曳,呈现出喜人的丰收景象。“今年在专家的指导下,品种选得比较好,产量也比往年高。”水稻种植户李安华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农技人员顶着烈日穿梭在稻田中,奔走在田坎上,查看水稻长势,测量不同品种的穗长、株高,平方米穗数、穗粒数等数据,严把测产质量关,根据相应数据进行理论产量的计算,从而了解不同品种的产量情况。
从测产数据和调查结果分析,今年水稻生产期间,高场街道实施的科学育秧、规范化合理密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科技增粮措施得当、增产显著。
今年以来,高场街道紧紧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建设目标,按照“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加强水稻育苗、移栽、管护、采收等全过程技术服务保障,打造水稻绿色高效示范片,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加强技术服务,让更加绿色高效的水稻种遍辖区的稻田,实现街道粮食单产整体提升,确保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产增收。
“经过对具有代表性水稻种植户的水稻穗长,平方米穗数、穗粒数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大概水稻亩产1400斤左右,长势比较可观。”高场街道农艺师杨代亭介绍,今年高场街道种植水稻面积达6800亩,预估总产量达4600吨,与往年相比,整体涨幅10%。
高场街道将不断加大农机新技术示范推广力度,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培育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强化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良种、良法、良地、良机配套,持续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以科技赋能保障粮食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