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 潜半夏好不好,关键在于种(种子)和种(种植)。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周矶管理区的潜半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潜半夏药业”),发现该公司有些新的变化,在良种培育和科学种植环节逐步向智慧化、科学化跃进升级。
种子是“芯片”。“以往野生的种子,由于种植不规范、技术水平落后、管理粗放等原因,造成潜半夏品质良莠不齐,市场竞争力弱。种质创新、良种应用才是出路。”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熊伟说。
为解决这个难题,此前,潜半夏药业采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开展播法、密度、有机肥料、生物药剂等试验示范,培育了具有潜江特色的“潜半夏一号”。
今年,为加快种业振兴, 该公司在科学化培育良种方面再发力,建设了1000㎡的半夏种子组培快繁工厂,实现温室驯化种子。
“有了这个快繁工厂,将会选用最优质良种,调节最适宜潜半夏生长的光线、湿度、温度等参数,实现科学精准化培育,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良种品质和概率,从源头为潜半夏种植与药材加工提供品质保障。”熊伟介绍,目前工厂建设已完成,正在进行投产试验。
解决好了良种培育难题,该公司还在种植方面不断加大科技含量。
潜半夏很“娇贵”,怕热又怕雨,喜湿又怕淹,需要每天下地巡查一次,才能对病虫害做到可控可防。而且,潜半夏发病率高,一旦产生病虫,会迅速传播蔓延,三五天就会毁掉整块田。
仅靠人工种植和管理,难免疏忽。该公司强化科技引领,与乡村产业5G云平台建设相结合,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低空遥感、地面传感器信息采集等技术,实现苗子长势信息、土壤信息、气象环境信息采集全覆盖。此外,升级完善了水肥一体化设施,设置了微喷,保证土壤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土质疏松、排灌良好。
“有了这个智慧系统,让半夏种植更智能,将实时识别半夏成长所需,实现自动补充水肥。”熊伟介绍,现在在家里就可以实现“看得见”——拉近微镜头观察半夏的长势细节;还能“管得着”——第一时间发现病虫害,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今年,该公司着力强化科技创新,以科技攻关种子和种植环节难题,走出了一条农业现代化、标准化、科学化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大大促进潜半夏产业高质量发展。(来源:潜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