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所联动”:合力化解亲人心结

云上潜江报道 “爸去世前你们看都不愿去看一眼,生病住院都是我忙里忙外的,现在人去世了,你们就想分财产,哪有这样的道理?”“我们作为爸的子女,有平等的继承权,老人在世的时候和你住在一起,你门都不让我们进,我们怎么看?”近日,一起继承纠纷案件的原告3人与被告在市人民法院熊口法庭家事调解室,因意见不统一而争执不休,整个调解室内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原来,老人李某生前是一名退役军人,去世后遗留了25万余元的财产。李某生前生育了长子李某甲、长女李某乙、次女李某丙、次子李某丁,长子李某甲已去世多年,留有孙子李某戊,李某的两个女儿也出嫁多年,李某一直随着次子李某丁生活。李某今年6月去世,没有留下任何遗嘱。在处理完李某的后事后,李某丁仅给侄子李某戊分了4万元财产。此后,李某乙、李某丙及李某戊3人多次要求李某丁将李某的遗产拿出来进行分割,但李某丁不肯,双方还因此发生过肢体冲突。李某乙、李某丙、李某戊无奈之下,将李某丁起诉至市人民法院,请求平均分割李某的遗产。

承办法官认真查阅案卷材料后,认为该类案件的背后往往牵扯着一个家族的血脉亲情,本案关系着姐弟间、叔侄间是否能和睦相处。考虑到案件的特殊性,承办法官多次向当地派出所和所在社区了解原、被告的家庭情况。在征得各方当事人的同意后,承办法官邀请当地派出所、司法所、社区共同参与这起遗产纠纷的庭前调解。

调解伊始,便产生了激烈的争吵。承办法官在平复了当事人的情绪后,认为被告对原告3人还有情分,特别是被告的大哥已经去世多年,也不想和自己的侄子变成仇人,但症结在于老人生前长期卧病在床,原告3人作为老人的女儿和孙子没有多分担一下照顾老人的义务。在法官、派出所民警、社区干部的耐心劝说下,被告最终同意再拿出部分遗产给予原告3人进行分配,并现场履行了给付义务,原告当即向法庭撤回了起诉。

该案办理过程中,熊口法庭联合当地司法所、派出所,以“亲情”为纽带,合力解开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结,修复了姐弟、叔侄之间的亲情,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这也是“1+3+X”矛盾纠纷联调机制发挥实效,法庭工作扎实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体现。(来源:潜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