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公路“方寸地” 建成富民“聚宝盆”

“这是乒乓球葡萄,那是醉金香葡萄,都特别甜!”7月9日,阳光洒在周矶管理区戴湖二队的安远大道上,道路两旁白色的果蔬售卖棚格外醒目。在其中一个售卖棚里,果农王光荣正热情地向顾客介绍他的葡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王光荣种植葡萄20多亩,以往每年6月中旬到9月底,葡萄销售都是个大难题。没有固定摊位,只能撑个伞或者搭个简易雨棚在路边贩卖,既不美观,也不安全。他笑着告诉记者:“今年多亏了这些果蔬售卖棚,方便太多啦!无论是零售还是批发,都有足够的位置了。”

沿着道路望去,只见一个个橙色的港湾式停靠站有序分布在道路两侧,内侧还设置了一个白色的果蔬售卖棚,宛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港湾式停靠站参照小型公路应急停车带的标准建设,长度为30米,宽度为4米,能同时满足3辆小型车辆顺利进出。

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护管理科科长孙毅向记者介绍:“这一段路两侧有多个果蔬种植园,过去种植户为了售卖果蔬,在公路用地范围内随意搭建售卖棚,不仅影响行车安全,还让路域环境变得杂乱无章。为履行‘服务于民便于民’的社会责任,整治提升路域环境,我们与属地政府联动,统一标准,为沿线种植户修建了16处这样的港湾式停靠站,还配套修建了果蔬售卖棚。”

正说着,前来购买水果的市民王丹接过话茬:“这真是个好举措!以前路过这里,看到那些杂乱的摊位,心里总觉得不舒服。现在不仅道路整洁了,买水果也更方便、更放心了。”

民生无小事,关乎幸福度。孙毅说:“希望通过开展美丽国省道创建活动,将公路打造成‘承载潜江美好生活的潜行之路’,真正提升人民群众出行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耀眼的阳光下,果蔬售卖棚里传出阵阵欢笑声,这里不仅有果农丰收的喜悦,更有政府为民服务的真心,一幅美好的民生画卷正在潜江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记者手记:果农的售卖需求与道路的安全保障看似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但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创新修建标准化售卖棚的暖心之举,巧妙地化解了这一矛盾,令人称赞。

这一举措背后,折射出的是群众对于便利与安全的双重渴望。果农期盼有稳定的销售场所,劳有所获;路人期待道路安全通畅,出行无忧。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敏锐地捕捉到了群众的所思所盼,没有选择简单的禁止或忽视,而是积极作为,勇于创新。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真正的为民办实事,绝非空谈,而是重在行动,成于务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点,他们没有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脚踏实地地去解决问题。

只要各级各部门都能像这样,用心倾听群众呼声,积极主动作为,就一定能办成更多好事要事,铸造出一把把开启群众幸福生活的“钥匙”,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