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花鼓好戏连台 “一剧一评”把脉开方

《寻儿记》

17日下午,洪湖市荆州实验花鼓剧院出演的《寻儿记》在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大礼堂上演。《寻儿记》又名《八珍汤》,讲述的是明代山西平阳书生张文达向同乡富户常、周两家借盘缠进京赶考,留下妻孙淑琳与二子(张龙冠、张凤斌后俱中进士)在山西原郡。张文达多次落第,久困京都十余年,期间常、周抢走二子,其妻在孤苦无依的绝境下踏上了上京寻子寻夫的路程,展开了一家人悲欢离合的故事。

沈虹光:这部戏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就像老百姓讲故事的风格。它的喜怒哀乐都是很民间的,忠奸善恶、孝与不孝,鲜明对立、毫不含糊。花鼓戏擅长表现这样的戏,直接、长于叙事和表演,声腔接地气,表现了民间的理想和愿望、民间的风格、民间的情感。

剧团在选择题材、剧目的时候,演出这样的戏成本很低,看得出有点粗糙、拮据。情节上尚有疑问:为什么只收礼单不收礼?巡按要出场,要注意渲染、铺垫。人物个性刻画还不太丰满,要表现人在苦难中的作为,虽然写苦情,更要突出人在苦难中的精神。人物形象塑造、情节设置方面有些粗糙、突兀。比如对老太太、丫环春兰和老头子,可以多一些创造。一味说“苦”的要删,而塑造人物性格的东西要加。

丁素华:地方戏最擅长的是家长里短、伦理道德,老百姓爱看,很接地气。这部戏中,八珍汤是贯穿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有许多细微的东西还没做圆满。演员要学会用心去演戏,要去琢磨每一个动作,为什么要这样做,要自觉融入人物情感里面去。另外,基本的古代社会常识要重视:比如说老太太着装颜色讲究、拄“龙头拐”与身份地位不相符,不同行当与使用马鞭颜色搭配问题,跑龙套一般是男的。

陈受新:既然是传统戏,音乐手段就要按传统的来。演员嗓音腔调转换要平稳,不宜过于频繁。

田少鹏:人物造型化妆时,贴片要根据脸型来,把演员打扮得更美。

程彩萍:戏曲演员讲的是手眼身法步、四功五法,它们是塑造人物、表达情感的基本手段。演员一定要练好这些基本功,大戏要会演,小戏不能丢。希望剧团要重视传帮带,边演边带,甚至老演员当配角,新演员去演主角。

陈常喜:剧团领导要加强青年演员基本功的训练,要规范,包括出手、动脚、一站、圆场、抬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下练。

(潜江日报记者 谢承威 整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