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记》
16日下午,由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带来的古装花鼓戏《焚香记》首次公演。《焚香记》由我市吴珍珍、答沙等一批新生代演员挑大梁,讲述了落第书生王魁病倒在雪地之中,青楼女子敫桂英去海神庙上香,途中救了王魁,两人结为夫妻。王魁得中头名状元,入赘相府。桂英得知,悲痛不已,来到海神庙求助神灵评理,感动鬼神,海神派手下捉拿王魁,并火烧状元楼。
沈虹光:这部戏我很早就看过,这次导演将几个剧种同题材的戏揉到一起,并且加进了自己对人生的体悟、对艺术的把握和地域文化的特点,这种移植改编的做法值得点赞。整个演出显得很整齐、很好看。
在第二、三场的时候,戏剧向前推进的“发动机”还不够,主要在人物敫桂英身上。戏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在内容上有很多的重叠,显得拖沓、冗长,后半部分在一些细节之处还有待挖掘。
丁素华:一部戏要追求“色艺俱佳”,要好看、养眼,而且有艺术性。这部戏对于年轻演员的技艺要求是很高的,应该跳起来摘桃子,唱别人不能唱的东西,以后要为年轻骨干队伍多选择这样好的剧目来演。
陈受新:每个演员的唱腔都非常好,没有出现高上不去、低下不来的情况,旋律非常美。花鼓戏以前帮腔非常多,现在我们把帮腔改成伴唱,其实可以把帮腔适当地捡起来,帮腔有时候更能渲染气氛、为剧情增色。另外有一个情节还不是特别到位,在敫桂英看到信时,这是整个剧情的大转折,如果能把前面的短板改成快摇板,节奏激烈紧凑更适合人物一些。
田少鹏:这场戏整体呈现的非常完美,无论是演员还是舞台、服装,把握得非常和谐统一。开场的斗篷很别致,看得出来导演有自己的想法。我们用屏的时候往往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不好控制色调和亮度,亮度控制不好容易把演员淹没掉,用屏不能喧宾夺主。还有一些细节要注意,比如窗户后面若是有层纱,会显得更有层次。梅花背景可以弱一点,人物就更强,赏月的时候可以不需要竹子,越单纯简洁,越大气。
程彩萍:站在演员角度来看,一个戏,演员基本功不扎实是不能成为好角的。比如演员走圆场、转身时的身段,每个动作都要规范到位,手到眼到。女孩笑时,要表现出特有的妩媚和古典美。演员还要有优美的唱腔,必须苦练基本功。
陈常喜:主要演员嗓子好、扮相好,完成角色的任务到位,阵容齐整,青春亮丽,很有风采。戏曲演员除唱练表演之外,有大量的水袖表演、扇子功、走圆场等技艺在追求极致上还有提升空间。
胡新中:演出很完整,演员很好地完成了这次表演,伴唱也比较精彩。前面的戏份过长,可以适当删减一点,这样后面的精彩戏份更能表现出来。此外,就是音响方面显得比较闹,影响了演员的发挥。
(潜江日报记者 谢承威 整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