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虾饲料越来越好了,小龙虾长得紧实又饱满,第一批大虾这两天就可以上市了,已经有十几家客户提前预订。”4月1日,在位于熊口镇赵脑村的湖北润秋虾稻共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虾田里,面对前来询问养殖情况的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该社理事长赵常洪介绍相关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将潜江龙虾作为重点产业来抓,327个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其他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0000多家虾稻种养殖大户,是我市虾-稻产业的主力军,生产经营面积达65万亩,占全市虾稻面积的72%。
这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农业投入品需求量巨大,且来源渠道多、范围广,存在严重的生产安全隐患。为加强虾稻种养品质、质量安全管控,确保市场稳定,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组建了4个工作专班,开展全市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检查投入品相关许可证、生产经营台账,机械化育秧种子包装标签标识,严格要求专业化防治组织遵守农药标签、安全间隔期、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等相关规定,提前公告作业范围、时间、施药种类及注意事项,防止发生药害、人畜中毒事故和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同时,持续优化完善信、访、网、电“四位一体”信访举报渠道,做到来信专人看、来访专人接、电话专人听、网络和微信举报专人办,为群众反映问题打通渠道、创造便利条件。
截至目前,共检查农资经营门店310家、虾稻种养专业合作社300多家。发现标签标识不合格产品18个,不具备生产经营资格的主体2家,台账不完整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12家,假冒农药、种子等5批次,立案查处5起,没收假劣农资0.2吨。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销售劣质农药、肥料、饲料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全力护航虾-稻产业健康发展。”该执法支队负责人表示。(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晓勤 通讯员 杨必洪 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