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在2022中伦•首届潜江裁缝节上,市委书记向斌向来自全国各地的重要客商及嘉宾介绍说:经过近40年发展,潜江纺织服装产业已形成集聚企业400余家、规上企业64家的产业集群,成为了潜江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另据潜江新闻网消息:2021年,我市拥有纺织服装从业人数3万余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17亿元,产值过亿元企业18家,入库税收1.6亿元。今年1至5月,规上企业达到6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67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
潜江是一座只有百万人口的小城,但却拥有许多可以引以为傲的小城名片。园林之城——潜江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化面积分别达到40.6%、37.8%和12.3平方米,实现了由“绿化”到“生态化”的转变;戏剧之城——以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为龙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在潜江得到了传承、发扬,不愧为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故里,戏剧之城的美誉名副其实;小龙虾之城——2021-2022年度“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为288.9亿元,品牌价值同比增长14.7%,连续四年登顶行业榜首,比排名全国第二的小龙虾区域品牌高出34%。随着潜江纺织服装产业的急速发展,“潜江裁缝”知名度、美誉度的日益提升,潜江又多了一张响亮的名片——纺织服装之城。
潜江的纺织服装产业,未来可期。
未来可期,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位谋划。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抢抓纺织服装产业向中部转移的重大机遇,转型提升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链,建设纺织服装核心产业园,打造南部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把纺织服装产业建设成为我市的龙头产业。结合我市发展实际,市委市政府坚持“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发展理念,确定了“一总部一核心三基地”的产业发展布局,提出了“聚人气、育产业、创品牌、增效益”的四步走发展战略,为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未来可期,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政策引领。在《潜江市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工业项目落户的二十条措施》普惠政策的基础上,我市密集出台了《关于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十二条措施》《潜江市加快飞地经济发展暂行办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还专门设立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做大做强、品牌建设、稳岗强岗、平台建设等,助力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可期,得益于广大优秀的从业人员。目前,我市已经拥有纺织服装产业从业人员3万余人。正是这3万余名具有“潜江裁缝”敬业、诚信、求精、图强工匠精神的从业人员,为潜江纺织服装产业的深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正是这3万余名勤劳聪慧的潜江裁缝,才让纺织服装产业成为了潜江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还将用5至10年时间,培养10万名高素质“潜江裁缝”,培育100家规上企业,打造千亿产业规模。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未来可期的潜江纺织服装产业,将凭借本届潜江裁缝节的东风,进一步提升“潜江裁缝”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进一步提升潜江纺织服装产业在全国范围的影响力,为潜江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注入又一股强劲活力。(本网特约网评员 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