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潜江建设|向群众交出明白账

云上潜江报道 追回拖欠款、整治“小金库”、建立台账,村集体资金的家底逐渐清晰明了;

清查老合同,签订新协议,一笔笔多年拖欠的集体土地承包款被追回;

……

“三资”不清,民心难安。今年以来,我市开展镇(街道)资产和村(社区)集体资产清理专项行动,对问题经济合同进行全面治理,有力推动了集体资产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治理转变,向群众交出明白账,农村呈现风清气正新气象。

凝共识 造声势

“镇里动员会结束后,我们村里立即行动起来,当天上午开完会,下午就开始量地了,共核实面积353亩。”渔洋镇鄢岭村党支部书记鄢万珍感慨地说,村集体“三资”清理早该做了。不只他这样觉得,不少村民也同样认为,村里早些年签订的合同并不规范,存在价格过低和标注不详细等问题,有些甚至连承包的面积、位置和日期都没有。

为了将专项行动工作要求、任务目标进行再压实、再推进,该镇统一部署,抽调镇农办、经管站、国土所、司法所、林管站、派出所等单位组成工作领导小组,以鄢岭村为切入点扎实推进问题合同整治工作,下沉村里进行政策指导,在操作办法、工作方式上与村相关人员进行反复沟通和商议。

为强化宣传引导,专班工作人员通过走村入户讲解、召开小组会、粘贴标语、拉横幅、广播宣传、村级微信群、小组理事群等“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切实将政策讲透彻、问题讲明白、利害讲清楚。

鄢万珍说:“有了上级和群众的支持,工作推进特别快,收了合同,重新量地,一次性收缴合同承包款99万元,村里一下子就富足了。”

抓示范 重引领

在王场镇前进村,村民江大爷听到村广播说村里要开展“三资”清理工作后,主动找到村里干部了解情况。得知自己沟渠旁栽种的林地属于村集体资产后,主动签订承包合同,并一次性交清承包款2万元。他还带动了同样在沟渠旁栽种林地的邻居一起签订合同,互相约定到期后无条件退出,由村集体收回自主经营。

“村里干啥工作都亮亮堂堂的,我对村里开展‘三资’清理工作很支持。”江大爷表示。

江大爷的支持来自王场镇对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阳光操作。清理期间,该镇顶住压力,不搞变通、不搞暗箱操作,做到自身过硬、过程全公开、结果全公开。通过全面清理,结合举报情况,前进村共清查经济合同31笔,集体研判存在问题的有6笔。

全面清 收入增

经过清理,如今泰丰街道南荷社区收回了泰丰路上的23间门面。“前几天,我们比对当前同类市场的租金价格后,经过民主商议、市场性定价,决定在原房租基础上上涨30%,仅此一项,为社区年增收160950元。”南荷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泰丰街道采取“街道主导、部门配合、村级实施、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秉承“应清尽清、应改尽改”的原则,全面摸清底数,清理收回被无偿占用的集体资产资源,收缴长期拖欠集体的承包款,解除或修正问题合同,建立集体资产资源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让集体经济焕发新的生机活力。该街道13个村(社区)共清查固定资产3604万元,资源面积40057亩,清查经济合同227笔。目前,已整改到位184笔,清收历史资金60多万元,年新增收入23万元。

“专项清理行动不仅可以给群众一本‘明白账’,有效化解矛盾纠纷,避免村集体资产的流失,盘活村闲置资源,同时也可以促进村‘两委’更好地履职尽责,推动‘清廉村居’建设。”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专项整治,全市354个村共清查固定资产120297万元,资源面积1610995亩,经济合同4116笔,其中需整改的经济合同1552笔,目前已整改258笔,追收金额410万元。接下来,他们会继续将集体资产清理作为强化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作为农村巡察的重要内容,为推进清理工作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来源:潜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