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在2022年上半年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抽检的3137批次雪糕产品中,有15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不乏备受欢迎的“平价雪糕”、大布丁小布丁、甜糯玉米等。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单增李斯特菌和蛋白质。抽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加工过程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或者产品在运输、贮存、销售环节不规范操作引起的微生物污染。对发现问题的企业和不合格产品,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均已依法处置。为此,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强对雪糕等冷冻饮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和产品监督抽检,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雪糕等冷冻饮品质量安全。
抽检的3137批次雪糕产品中有15批次产品不合格,单纯的从数字上看,不合格雪糕产品只占了极少数,但由于雪糕产品在炎热的夏季属于海量消费品,哪怕这极少数的不合格产品,危及的消费人群却数量巨大,且此商品的消费者大多是少年儿童,为此,我们要对不合格雪糕产品坚决说不。
对不合格雪糕产品坚决说不,首先是有关生产厂家要严控产品质量,运输、贮存、销售等环节要严格保证产品不受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条明确指出: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第四十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职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强食品检验工作,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当落实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从本次抽检的情况来看,那些不合格的雪糕产品尚未发现生产厂家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违法违纪现象,造成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控制不严、不达标,以及运输、贮存、销售等环节不按规范操作。要知道,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导致产品不合格,轻则造成消费者轻微的身体伤害,重则会危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各有关生产厂家要遵照《食品安全法》的有关精神,自觉提高确保食品安全的认识,自觉查找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安全隐患,自觉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有效整改,坚决杜绝不合格雪糕产品流向市场。
对不合格雪糕产品坚决说不,公安、市场监管、工商等职能部门要强化对雪糕产品的抽查与监管。《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并依据有关规定公布检验结果,不得免检。为此,有关职能部门对流入本市本地的雪糕产品要进行定期抽检,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检结果;对抽检不合格的雪糕产品要进行及时销毁,避免其因销毁不及时而继续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生产、销售不合格雪糕产品的厂家、商家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相应程度的处罚,对“屡教不改”的厂家、商家要施以重罚。
对不合格雪糕产品坚决说不,消费者自身也要提高警惕,在购买雪糕产品时选择正规营销商家,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雪糕产品。也就是说,消费者在选购雪糕产品时既要注意产品是否属于“三无产品”,也要留心销售者的基本卫生状况,拒绝小作坊生产的“三无产品”,远离卫生条件极差的销售店家,如发现问题,依法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本网特约网评员 易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