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进:用特色群集优势“照亮”红色农垦

火炬高高红旗飘,红墙马路宽;粉粉的樱花红红的海棠,油菜花金灿灿;松花蛋,闻着香,吃着鲜,传统工艺真神奇,个个QQ弹;西湾湖美如画,桃儿梨儿香脆脆;梅花鹿儿跑得欢,浅黄的皮毛波浪的腰;80年代电影院,长长的胶卷翻转的木椅,一排一排真气派;酒坛子娃娃带你玩,50年的深巷有酒馆……这是一个好地方,红色农垦小镇——潜江熊口农场。

据悉,熊口农场底蕴丰厚,曾被誉为“全国农垦的一面红旗”。70、80年代修建的行政办公楼、国营棉纺厂、国营酒厂、电影院等设施仍正常运转,功能齐全。生态资源丰富,绿化率达40%,获“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被誉为“花园式农场”。

近年来,熊口农场发挥特色优势,抢抓发展机遇,高扬新发展理念旗帜,瞄准高质量发展路径,明确特色功能定位,将厚重的农垦文化与经济社会事业的进步发展、职工群众的幸福安康有效融合,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事业,推动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不断提高红色文化影响力。尤其是结合村庄景区化培育工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产业提档升级,精心策划推出红色农垦小镇旅游精品线路,其中包含了13个新颖别致的特色旅游景点,“红色农垦小镇”成为我市红色旅游的示范点、乡村旅游的样板田。

农垦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具有鲜明的历史继承性、广泛的群体性、鲜明的时代性和伟大的实践性。用特色群集优势“照亮”红色农垦,除了抓产业,筑牢发展硬底盘;美环境,展示农场新形象;惠民生,增强群众获得感,还应结合实践与时代特点,不断赋予农垦精神时代新内涵,采取多种表现手段,将农场的发展历史再现。比如,以农垦文化为基,打造“农垦记忆”主题园;围绕体验农业、采摘农业、观光农业,做精农场现有产业;利用人文景观,走农文旅融合创新发展之路,打造“保得住生态、留得住文化、记得住乡愁”的“最美乡村”等。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特色资源造框架,特色项目补内涵,资源整合树品牌,用特色群集优势“照亮”红色农垦,推动农垦产业发展,做乡村振兴的领跑者,一定能成就新时代农垦全新的未来。(本网特约网评员 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