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即将开考,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6部门联合发布通告,6月19日18时至6月23日12时,考点附近及考生驻地附近所有歌舞厅、卡拉OK厅、电子游戏机室、网吧、文化广场等娱乐场所一律歇业;所有建筑施工单位一律停止施工;城区所有路段实行禁鸣,所有流动广告宣传车停止营运,大型电子显示屏停止播放;园林街道办事处、泰丰街道办事处和广华寺街道办事处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居民办理婚丧礼仪或举办其他大型活动时,应减少噪音,以免对考生考试产生影响。
为中考学子静音,对各类音响、音量实行严格管控,有充分的法理依据,是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也是市民应尽的义务。同时,这一举措,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需要。
就算在平时,一座文明之城,也应该是一座没有噪音污染,严控工业噪音、休闲娱乐噪音、广告宣传噪音、红白喜事噪音的城市。在一些发达城市、文明城市,早在十多年前就出台了关于严控室内外噪音的地方法规。如上海,在2012年就针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进行地方立法,其中最引人关注、涉及面最广的条款就是“在广场、公园、人行道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健身等活动,禁止使用带功放设施的音响设备。”对这样的噪音严控,也有少数市民表示不理解,但更多的市民称赞说上海在城市文明建设上又领先一步。
平时就该依法严格管控的城市噪音,在中考、高考期间进行更加严格的管控,自然顺理成章了。尤其是在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我们更应该用实际行动遵守通告的规定,自觉为中考学子静音。
为中考学子静音,是每一位守法公民的义务。因为一座文明城市首先必须是一座法纪城市。在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对于社会噪声管理早有类似规定,其中第四十五条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第四十六条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室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文明城市的创建,是每一位市民共同愿景,也是每一位市民共同责任。
为中考学子静音,是每一位市民用文明行动支持文明城市创建的需要。文明城市的创建,既是一项检阅政府管理效能、彰显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大型工程,也是体现每一位市民文明意识、文明素养的展示窗口。中考涉及到千家万户,一个考生就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希望。影响到众多家庭、备受社会关注的中考,在家长的心中,其重要程度不亚于高考;在社会影响中,和高考具有同等重要的分量。一位文明市民,就应该是能将心比心、用自觉行动关爱下一代成长的好市民。在法治规范之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为中考学子静音,更是一种素养的体现,是一种情感的需要。积极响应上诉通告的要求,既做到行动自觉,又做到相互监督,就是对文明城市创建的有力支持。(本网特约网评员 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