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曾俊伟)6月11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通报,对2021年落实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扩大内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199个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相应采取30项激励支持措施。
其中,潜江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等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作为全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之一获表彰,为湖北省唯一入选城市。
2021年,潜江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和省市场监管局信用工作部署,将信用监管工作放到经济发展的大局中思考、定位,紧紧围绕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信用监管制度措施,推动信用监管成为贯穿潜江市各部门各业务领域和业务环节的基础性、系统性工作和重要着力点。通过信用赋能,助推潜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潜江市政府在全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潜江市市场监管局年报公示工作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信用监管工作经验多次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作经验交流发言。
潜江夯实信用监管基石,找准经济发展突破口,实现监管部门全覆盖、实现信用信息全归集、信用信息全公示。2021年以来,我市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湖北),实现全市所有政府部门的登记备案、行政许可、行政处罚、“黑名单”、检查抽查信息全量归集,有效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截至目前,我市公示系统已覆盖企业28084户,个体工商户6788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015户;归集信息总量达65.3万余条,其中行政许可信息2.4万余条,行政处罚信息1.7万余条,其它相关信息61.2万余条。与此同时,通过公示系统实现了各类信息跨部门、跨区域、跨层次传递,满足了政府各部门、企业、消费者、全社会各方信息获取能力的对称,截至目前,累计访问量达2511万人次,累计查询次数1358万人次。
拓展信用场景应用,精准用好信用记录、信用监管、信用修复,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近年来,潜江市在政府采购、财政资金扶持、资格审查、评先评优等工作中累计开展信用信息核查2153次,依法依规全面落实联合奖惩措施,对诚实守信主体提供守信激励举措835次,对严重失信主体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291次。同时全面实施差异化监管,全市各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和频次与各行业信用分类结果相结合,2021年,全市各监管部门累计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发起双随机任务70个,全年共抽查检查经营户1143户。对市场监管部门以外,其他部门归集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作出行政处罚的部门同意信用修复的,做到随来随办。截至目前,已修复行政处罚信息47条,修复经营异常名录信息2943条,实现了市级层面“一网通办”“一日办结”。
释放信用管理红利,落实信用承诺、推动信用评价创新信用激励,推动潜江经济发展上台阶。在市场准入项目审批等方面,减材料、缩环节、压时限,大力提高审批效率。截至目前,全市市场主体突破8万户,“四上”企 业达561户,202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52.7亿元,位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第87位。与此同时,深入开展优化公共信用,在全市25个领域、37个行业、6万余户市场主体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市场主体做到“无事不扰、有信不扰”。通过建立全市一体化信用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使“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突破251.8亿元,“潜江龙虾”“潜江虾稻”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虾-稻产业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标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