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关于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明确指出,今年将聚焦影响面广、危害性大的问题开展整治,具体包括“清朗·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清朗·整治应用程序信息服务乱象”专项行动等在内的10方面重点任务。释放了锚定目标持续肃清、治理到底的信号。
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亿万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娱乐的主要工具,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渠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化繁荣的新载体、社会治理的新平台。但是,网络谣言、网络信息泄露、平台主体责任缺失等乱象时有发生,网络生态治理面临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作为我们与这个时代“肝胆相照”的方式,理所当然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据悉,2021年,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饭圈”乱象整治、春节网络环境整治、用户账号运营乱象整治等15项“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累计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2200万余条,处置账号13.4亿个,封禁主播7200余名,下架应用程序、小程序2160余款,关闭网站3200余家。网络生态日益向好,网络空间日益清朗,赢得广大网民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
用“清朗”行动打造清朗网络空间,需要多方发力。首先,要全面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领导,强化党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作用,牢牢扛起管网治网用网政治责任,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其次,网信、公安、文化和旅游等部门要依法履职,综合运用执法约谈、责令整改、移动应用程序下架、关闭网站、罚款等多种手段,加大网络治理力度,督促互联网平台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第三,要加强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提高他们分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第四,要物建一批网络志愿者,带动更多的身边人文明上网、和美上网、理性上网,并与不文明的网络行为作斗争。
打造网络清朗空间更需要以知促行。我们每个人既是互联网发展的受益者,也是使网络空间更加美好、更加多彩的力量之一。共建网络生态,共享网络文明,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的使命担当。只有多方发力,才能永葆网络蓝天一片清朗,只有人人争做网络文明的建设者、守护者,才能筑牢网络文明的堤坝,固守好网络上美好的精神家园。(本网特约网评员 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