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红”美潜城

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曹以成)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红马甲”传递爱与暖,“志愿红”散发光与热。在崇文厚德的潜江,1000余支志愿服务队、16.4万余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第一线,成为江汉平原一道靓丽风景。

脚步丈量城市,是生态环保的践行者

247省道潜江段,竹根滩镇200余名党员、群众、学生志愿者挥动铁锹,种下一株株树苗,埋下美好的希望。红色的志愿服务旗在蓝天丽日下迎风招展。

东荆河大堤上,青年志愿者们化身环保卫士,手拿铲子、火钳、垃圾袋等,将河堤内外的垃圾杂物分门别类整装起来。分布均匀的“红马甲”,如同星星般散落河堤两侧。

城区和乡镇主干道上,青年志愿者们来回穿梭,对地面垃圾进行“地毯式”清理,引导车主将车辆有序停放至停车区,为商户、居民发放“创文”倡议书……一项项细致工作,令城市街道面貌焕然一新。

遍布大街小巷,是社会文明的传播者

“现在是红灯,不要过马路哦!”每天上午8时,下午6时,在潜江的重要交通路口,都站着醒目的“小红帽”,不断提醒来往行人和非机动车主注意遵守交通规则。

“下载国家反诈手机APP,就可以智能识别是否诈骗和及时预警。”在南门河广场等人口聚集地,志愿者们耐心为群众科普宣传各类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知识。

春节、元宵节期间,“小小志愿者”走进社区,加入禁鞭宣传队伍。

潜江文艺宣讲团走进基层,用通俗易懂的“文艺+宣讲”形式,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传递到群众之中。

走村入户服务,是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您血压偏高,一定要记得饮食清淡!”在社区、村部,市重点医院常态化开展义诊服务,免费为群众监测血糖、检测血压,提供健康教育、康复用药、慢病管理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福利机构内,以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中国好人、荆楚楷模郑先耀为首的新派修脚志愿服务队,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投身伟大的公益事业。

一花引来万花开,像新派修脚志愿服务队一样的社会组织越来越多。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全市统计在册的社会志愿服务队伍有20多支。通过义务送诊、免费理发、修脚按摩、免费贴膜等一系列便民、惠民的专业服务活动,切实将雷锋精神与志愿服务理念融入到群众生活中。

投身城市发展,是保障民生的小天使

瑞雪丰年,广华寺街道志愿者不畏风霜,全力扫除背街小巷、小区主干道积雪,全力保障群众出行及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疫情期间,志愿者主动到社区、村居报到,参与一线防控。值守防控卡点、搬运生活物资、分发防疫用品,勇当逆行者。

一起包饺子、煮汤圆、做月饼、包粽子、看电影……逢年过节,在市妇联、市义工联、团市委等单位组织下,志愿者深入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不再孤单。

志愿服务丰富多彩,雷锋精神生生不息

志愿者就是一座城市的细胞,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改变一座城。近年,潜江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组建“8+N”志愿服务队伍1000余支,发展注册志愿者16.4万余名,占总人口数的16%。

“8”即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卫生、科学普及、法律服务、资源环保、扶贫帮困等8类常备队伍,“N”即若干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志愿服务队伍。

一支支队伍活跃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一线,不分年龄,不论职业,穿戴一抹红,出现在任何需要他们的地方,用每一份付出,浸润着城市文明的土壤。

如今,志愿者精神已慢慢融入潜江人的血脉,无所谓是否注册志愿者,人人都愿意付出一份力量。据市血站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计2393位爱心人士参加无偿献血,献血量836200毫升。

除此之外,政策宣传、法律咨询、科普推广、假药识别、健康义诊、眼镜清洗、电脑维修、钞票防伪、个人护理、义务植树、生态环保、关爱留守儿童、“文明交通”志愿劝导等形式丰富的活动每月都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蔚然成风。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但以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为内涵的雷锋精神始终与时代并肩前进,在“志愿红”的照映下,永不褪色,光芒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