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 潜江汉江大桥引桥下,竹根滩镇王拐村村民张汉庭时常来这里看一眼,“桥通了吗?”
张汉庭是王拐渡口的摆渡人,他和他的船即将“失业”。
“摆了几十年了,从一开始以此谋生到现在,更多是责任吧。”张汉庭凝望着大桥感叹:“桥通了,人和货物运输就都方便了。我年纪大了,快摆不动了,就盼着大桥早点通,我好回家抱孙儿喽!”
王拐渡口,这个潜江竹根滩镇和天门张港镇两地居民往来的要塞,建一条跨江大桥是两地人民共同的心愿。
2018年10月,潜江汉江大桥正式开工建设。大桥飞跨汉江、沟通南北,是湖北省规划的新S247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于天门市张港镇但铺村,沿张港镇经五路走廊南行,在九家港跨北岸汉江堤,后经王拐村,止于我市竹根滩镇康岭村接潜杨线,将打通潜江北部出口通道,也是连接潜江和天门的重要交通枢纽。
“截至目前,28#墩已完成24对(14对斜拉索已全部完成),剩余1对;27#墩已完成22对(14对斜拉索已完成13对),剩余3对。全部完成后,大桥就可合龙,进行桥面铺装和附属设施安装。”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张承志告诉记者。
“还有几个月就该通了。”胡先国也时刻关注着大桥建设的进展。
胡先国是王拐村的蔬菜种植大户,“张港镇离我们近,发展也好,我们很多菜都是运到张港卖。以前是一篮子一篮子送,等桥通了,我们就可以一货车一货车拉过去卖了。”
地理相近,人文相亲。“两岸居民素来就有紧密联系,不仅商贸流通频繁,联姻通婚也常见。”王拐村党支部书记张生科说。
腊月二十八,陈又芝正加紧做着女儿最爱吃的酥饼,“女儿嫁到对面去好几年了,难得回来,回来一次要绕好几十公里路。前几天打电话说几年没回来了,今年准备回来过年,我得赶紧准备。”
一条江,能割裂地理,割不断亲情。一座桥,拉近了距离,更拉近民心。
“等桥通了,女儿随时都能回来陪陪我们,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陈又芝说。
“等桥通了……”“等桥通了……”“等桥通了……”对于汉江大桥合龙,两岸群众翘首以盼。
“大桥竣工通车后,可极大方便潜江市、天门市汉江两岸人民群众出行,大力促进两岸人员流动、物流融合和第三产业融合,有力推动两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张承志说。
“桥通了,人近了,心就更亲了。我们都是一个圈,我们都是一家人。”通桥同心成为汉江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来源:潜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