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 在不久前的省第六届农机职业技能竞赛中,来自老新镇农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们,包揽了插秧机组的前八名。
这些农机手为何如此优秀?近日,记者前往老新镇一探究竟。
冬日里的农田一片沉寂,正静静等待着来年的耕种、播种、管理和收获。而在农发农机专业合作社里,插秧机、播种机、拖拉机等各种机械整齐排列,在此次比赛中夺得第一名的农机手沈列兵正在维护机械设备,以备来年春耕生产,现场一派忙碌的场景。
“我是2018年参加的合作社,刚开始水平也就一般。”说起此次比赛,沈列兵言语谦虚,“合作社多年的学习和培训,让我的技术有了飞跃提升,也让有一技之长的农机手有了展示和提高本领的舞台。”
成立于2014年的农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7年的发展,已拥有注册机械87台(套),其中有14台插秧机和7台无人机。然而合作社在成立之初,由于缺乏运营经验,加之宣传和普及力度不够,当地群众对农业机械一体化服务接受程度并不高,农机手基本上都是单打独斗。
“最开始,我们只购买了2台插秧机,准备先试试看。”该合作社理事长邓家新介绍,为了扩大服务规模,他们尝试吸引一批拥有农业机械的农机手加入合作社,通过向周边农户提供农作物机播、机收、植保等服务,吸引周边农户实施农业机械一体化,农机逐渐成为农民种田致富的“好帮手”。
“不断发展、奋勇争先的服务理念,是社员们获得殊荣的重要原因。”邓家新表示,随着机械化的普及,许多农机手从“副业”变成“主业”,业务也从单一收割变成耕地、育苗、播种、管理、收割一条龙服务,合作社适时增加各类机械,开设各种培训班,提升农机手水平。
如今,合作社服务覆盖老新镇及附近乡镇农田1.1万亩。在农机的帮助下,农民轻轻松松就把地种好了,农闲时还能再找一份营生,生活越来越富裕。
“当好新农人,才能推动农业兴。”对于未来,邓家新早已作好安排,今后,他们将持续以培养职业技能为重心,贴合时代科学技术发展,大力培养专业农机与无人机操作员,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提速提质发展,赋能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来源:潜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