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曹以成)近日,老新镇洪河村一名8岁的留守儿童沉迷于多项手机游戏,还悄悄充值买装备,短短十几天内使用家长的微信连续充值70多笔,共计花费23849元。
三个月前,洪河村村民饶仁杰为了帮母亲把微信里100多元钱的红包取出来,将母亲的微信绑定到了自己的银行卡上。饶先生的手机并未开通银行卡短信提醒,也从未收到过游戏公司发送的任何短信验证码,对此事毫不知情。
银行流水单部分截图
7月18日,饶先生在与往常一样打开支付宝充话费时,系统却提示余额不足,去银行查询流水单才发现,除了支付宝的几笔正常交易外,其余钱款全部消费在了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巨人网络、酷狗音乐等平台上,共计支出2万多元。这对于家庭条件本就艰苦的他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
“玩游戏不买装备玩不下去。”在父亲的质问下,小饶说出了实情。今年七月初,小饶拿着奶奶的手机下载了多款游戏,注册过程简单,点击注册新账号后,只需设置密码即可,无需身份验证,甚至连手机短信认证都不需要。小饶套出了奶奶的微信支付密码,购买游戏中的装备、人物、皮肤,没想到短短十几天就花光了饶先生卡内的钱。
饶先生先后前往银行、派出所,还在村支书的担保证明下,前往法院上诉,都没有得到好的解决办法。网监部门表示,这种虚拟消费也是一种消费行为,没有构成诈骗,需要找游戏运营平台进行沟通。
循着查询出的各运营商号码挨个拨过去,对方回应要么称必须提供视频影像资料证明是小孩消费,要么直接表示不能退钱,有的甚至联系不上。“vivo、巨人都不同意退,只有腾讯看情况可不可以退点,让我等消息。”
据记者了解,饶先生家上有体弱多病的老母亲,下有小孩需要抚养,全靠他一人在外打工赚钱,2万元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个小数目。“这件事情弄得人心太累,我都没有心思工作了。”
除了自己监管不力,没有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外,饶仁杰认为,孩子年龄尚小,自制力比较差,游戏运营商未给未成年人设计门槛,对游戏年龄、时限未作合理限制,游戏充值方式过于简便,易导致未成年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对其身心健康都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他希望这次教训能引起广大监护人的注意,避免让未成年人轻易接触到具有支付功能的手机等设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