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曹以成)“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决战工业3000亿、决战虾-稻产业800亿、打造城乡建设三大亮点片区’的战略部署。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光信息电子产业的主要承载地区,同时也是三大亮点片区之一——汉江兴隆河生态绿道的重点建设乡镇,王场镇处在双重机遇叠加的窗口期。在这一历史节点上,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破除万难的勇气和决心,坚决完成市委重托,努力为潜江实现‘城乡一体、走在前列’新征程作出更大贡献。”近日,王场镇党委书记吴熙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东岳街效果图
走在王场镇主街道——东岳街上,熟悉这里的人一定会清晰的感受到最近发生的变化:过去沿街乱搭乱建的棚子拆除了,长泊渠上杂乱的商铺不见了,走在街上感觉更宽敞了,集镇环境也更整洁了……而这些变化,仅仅发生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
在过去近三十年间,尽管经济持续发展,王场的集镇建设却一直相对滞后,沿街都是乱搭乱建的遮阳棚,乱停乱靠的车辆,集镇整体形象“脏、乱、差”。今年以来,王场镇先后申报了全国“光纤制造特色小镇”和“全省文明乡镇”,市委市政府又给予了建设汉江兴隆河生态绿道的重任,此时,王场集镇的现状不仅无法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而且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集镇改造迫在眉睫。
想要发展,就不能安逸度日。在市委市政府交予的重任面前,在广大群众的殷切期盼下,王场镇没有讨价还价。对各种违章建设,镇党委决定:“坚决拆除!”5月初,拆违工作正式启动。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集镇拆违工作专班对集镇300多个商户逐户上门反复做工作,不分上下班、没有休息日,甚至在炎夏的烈日和雨水中也没有停止工作。终于,到6月初,东岳街、兴隆河沿线、秋月大道等三条主干道两旁,15间违法建筑和300余个乱搭乱建的棚子全部拆除,集镇恢复了久违的清爽面貌。
长白渠效果图
在王场镇长白渠西侧,位于集镇中心地段,有一排26栋、已有近30年历史的商铺,房屋老旧、建设无序,严重影响集镇形象和后续的规划建设。该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对这些商铺进行拆迁,商户另行安置。然而,这项工作却是比集镇拆违更加难啃的一块“硬骨头”,虽然工作专班反复上门,但没有一户肯签订拆迁合同,这样僵持了一个多月,工作毫无进展。
发展刻不容缓,建设迫在眉睫,必须提高落实速度!“三提高”活动动员会后,王场镇迅速组建领导小组,召开拆迁工作攻坚会,安排全体机关干部上阵,并抽调了部分单位负责人,对所有商户进行一对一包保,限期五天拆除。这五天里,包保干部逐户上门,讲解政策、倾听诉求、妥善安置,做了大量艰难而细致的工作。第五日傍晚,最后一位商户的拆迁合同终于签订,当天晚上施工队进场拆除。至此,王场镇阻碍集镇建设的最后一段“肠梗阻”,终于彻底打通了。
“长白渠两岸的杂草必须定期清除,集镇街道卫生要长效保持,桥头车辆乱停乱靠现象必须坚决整治……”7月17日,在机关工作例会上,吴熙垚在部署省级文明镇创建工作任务。“工作要求是上级下达的,工作标准却是自己划定的,只有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才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王场镇的发展规划中,未来三到五年,该镇将集中精力,大力发展光信息电子产业,建设光纤制造特色小镇;打造汉江兴隆生态绿道,建设汉江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区、美丽乡村先行区。按照这一规划目标,王场的集镇建设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改造形象的层面,而应该与时俱进、长远考虑,以一座现代化城镇的定位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因此,环境整治工作只是第一步。目前集镇整体改造的规划方案已定,在规划中,该镇将不仅要拓宽道路、改造人行道,实施街道绿化、亮化工程,而且要比照市级建设标准,对临街面进行立面改造,提升街道形象;重建下水道等地下管网,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此外,还要对接光信息电子产业园,统筹推进配套设施建设,以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建设一座顺应群众期盼、适应时代趋势、符合发展需求的现代化城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