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湖管理区:找准支撑点 产业扶贫精准发力

云上潜江报道(通讯员 关宏美)“感谢管理区党委、感谢上级部门为我们建了基地,为我们送来了贷款,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贫困户金双志的儿子金俊涛拉着包保干部的手连声感谢。

近日,笔者来到后湖管理区张家窑办事处金双志家,金双志夫妇是先天性聋哑人,精准扶贫以前仅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来拉扯两个小孩成人,住在低矮破旧的危房里,眼看已到退休年龄却无钱办理养老统筹。

后来在管理区党委的帮助和带动下,金双志在集约化规范的特种养殖池里养起了200多个黄鳝箱。全家人的干劲十足,儿子金俊涛也做起了鳝鱼贩运生意,年均收入达到十万元。如今家庭条件好了,儿子不仅为父亲办理了养老统筹,全家人还住进了刚修建的两层小洋楼里,日子越过越红火。

关庙办事处军垦队职工范维成家,妻子患糖尿病并发症多年,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两个小孩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幼儿园,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虽然才40出头,但他已满头白发,人也骨瘦如柴,家庭经济十分困难。

精准扶贫开始后,关庙办事处第一时间把他家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办事处、生产队两级组织帮他流转集并了98亩土地,帮他在银行申请了贷款,请来技术员手把手教他虾稻共作技术,这几年下来,每年的收入都在20万元。范维成主动要求取消了自己的农村低保,把有限的低保名额让给更需要帮助的其他贫困户。

采访中,笔者路遇刚从虾池回来的关庙办事处贫困户梁永军,他感慨地对笔者说:“如果没有政府帮扶发展生产,我们很难从根本上脱贫,救助兜底只能救助一时、救不了一世,现在我们都有了自己的生计,这日子过得才有盼头!”

金双志、范维成、梁永军只是后湖百千贫困人员的缩影,让扶贫户们都参与进来,放水养鱼,才是助推贫困户脱贫的真正路子。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后湖管理区党委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发展新思路,利用产业带动来推动全区全面发展。以张家窑办事处为核心发展网箱养鳝、南美白对虾特种水产养殖4000亩,以关庙、前湖、皇装垸、流塘等办事处为主发展虾稻共作3万余亩,以天新场办事处为核心发展鲜桃果蔬5000余亩等三大板块为重点区域,辐射带动全区贫困户脱贫致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