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如炽——王场镇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党纪学习教育有声有色,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蹄疾步稳,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份份闪亮答卷、一幕幕温暖画面的背后,始终飘扬着指引方向的鲜红党旗,凝聚着全镇基层党建工作迸发出的巨大动能。

今年以来,王场镇紧扣“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强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为光纤小镇腾飞提供强劲引擎。

补钙铸魂

锤炼党性筑牢思想根基

近日,王场镇村(社区)干部党纪学习教育暨素能提升培训班如期开办。

为期两天的学习中,学员们变住地为学堂、变会议室为课堂,静心研读原文,潜心体悟原理,学习氛围浓厚热烈。

“通过专题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观看警示教育片,现场观摩、分组交流研讨等形式,让我们进一步强化廉洁履职、遵纪守法的意识。”参训的村党支部书记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收获满满。

忠诚源于理论清醒,追随来自信仰坚定。今年以来,王场镇以党纪教育掀起学习热潮,将党纪学习与“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充分结合起来,采取集体学习、专题辅导、个人自学等方式,各支部开展专题学习和交流研讨89次,党组织书记带头讲党课21场次。以专题培训开拓思路,采取理论教学、政策解读、演讲比赛、现场观摩、学习研讨等多种形式,不断补足精神之钙。以联学共建激发内生动力,分片区开展交流学习和现场观摩,互相推广亮点工作、宣传创新举措、学习先进经验,“比学赶超”势头良好。

知之愈深、信之愈笃、行之愈实。通过持续不断的政治引领、思想“浸润”,全镇党员干部保持为民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用心用情用力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党风政风呈现全新气象。

党建赋能

乡村振兴缔造美好生活

产业兴、村庄美、民风淳……盛夏时节的吕垸村,俨然一幅秀美的水墨画卷。

然而几年前,吕垸村还是一个组织涣散、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的村庄。

转变靠党建引领。这些年,吕垸村着力建好建强党组织,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招才引智和本土培养相结合,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引领带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吕垸村洲滩滩田因管理无序,多年来一直以每亩每年60元的超低价格被各组农户承包。为了让闲置资产“动起来”“活起来”,吕垸村党支部抢抓王场镇被确定为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的时机,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和充分保障广大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的基础上,决定将“洲滩滩田机动地”合同废止,收回集体后重新发包。后来,发包价格从一年30万元提升至83万元,村集体收入一下子从负数增加到100多万元。

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容村貌也随之发生变化——他们筹集资金300余万元对村道路进行提档升级,新修排水渠等保障村民生产生活;筹集资金65万元修建党群服务中心,为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活动提供一个更优质的平台;筹集资金130万元,计划修建公墓2000个,让居民情感得以延续,为乡村振兴增添新色彩。

吕垸村只是王场镇乡村振兴缔造美好生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王场镇立足该镇实际,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奠基工程来抓,大力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中坚力量,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和整体活力不断提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多点发力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

塔吊林立、机械轰鸣、车辆穿梭、人头攒动……近日,华耐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火热场景。

“多亏了党员服务专班的帮忙,让项目能提早动工。目前,项目三个主要单体已顺利封顶,正在进行配套系统施工。”该公司综合部主管高婷婷感激地说。

项目跑出“加速度”离不开专班的精准服务。近年来,王场镇坚持党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成立党委班子包联服务企业专班,11名班子成员、55名党员骨干点对点帮扶指导企业,全力做好服务发展的宣传员、联络员、指导员,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

针对2024年重点项目,该镇实行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定期召开专题协调会议解决问题,江汉盐化工精细化工及配套项目、星弛科技、桐力光电、新连宏、康新化工、特变电工绿氢、北旭半导体树脂等一个个重点项目如星星之火,点燃了项目开工、建设热潮。

树党建品牌,让筑巢引凤“活起来”。“我们坚持‘先把服务做进去、再把作用带出来’理念,持续开展微服务、微贡献等活动,打造长飞光纤‘党建赋能 纤引未来’党建特色品牌,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共赢之路,成立商会党支部吸纳31家会员企业。”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聚焦党建引领与招商引资深度融合,他们打好“党建+招商”组合拳,通过以商招商吸引桐力光电显示光学胶膜项目、阿科力光学材料等7个项目落户园区。截至目前,实现入库税收1.16亿元。

“基层党建关键在建,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厚待投资者、成就企业家、尊重纳税人、服务从业者,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挖掘经济发展潜力,力争全年培育新进规工业企业7家以上,新增产值3.1亿元。同时,加快推进项目开工,千方百计以商招商、招大引强,以一流的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做到“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进一步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为我市奋力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贡献王场力量。(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琼艳 实习生 周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