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湖北省荆州花鼓戏艺术节开幕式
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李理)“潜江现已撑起了传统戏曲花鼓戏的‘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戏剧之都’。”省政协原主席王生铁在全程观看第二届湖北省荆州花鼓戏艺术节的演出剧目后,由衷地赞叹道。
王生铁的肯定并非言过其实。潜江花鼓剧团成立于50年代初,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2006年,荆州花鼓戏成功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更名的“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构。几十年来,“艺研院”共有30余台(次)和80余人(次)分获国家、省、市级艺术奖励。
“潜江这个有名的‘戏窝子’让花鼓戏成为了潜江乃至全省的一张靓丽名片。”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雷文洁在第二届湖北省荆州花鼓戏艺术节开幕式上,对潜江提出了殷切期望:要不断扩大花鼓戏艺术的影响力、传播力,振兴我省传统戏曲发展。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
为期3天的第二届湖北省荆州花鼓戏艺术节共有6支专业花鼓戏艺术院团,3支在江汉平原颇有影响、深受好评的草根民间剧团和省艺术职业学院花鼓戏专业的学生,为广大观众带来了丰盛的花鼓戏艺术大餐。14个参演节目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让全国各地的戏迷们好好的过了一把戏瘾!
“这些精选剧目看得让人感动,又欲罢不能!太过瘾了!”特意从江西赣州赶来参加艺术节的戏迷曾月娥表示,她希望每年都能参加这样的活动。
来潜观戏的人群中,还有不少组团而来的,“我们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通过微信、qq上的戏迷群,组织了几十个人过来,其中还有几个90后,大家都因为花鼓戏而相聚在潜江。”天门市戏迷刘莎说。
花鼓戏是潜江人的情结。艺术节期间,除了《焚香记》、《小城大爱》、《醉飘香》等优秀剧目的展演,还举办了“师带徒”拜师仪式,为“荆州花鼓戏”的传承和发扬培育了“新苗”。同时,还有专家对展演剧目进行“一剧一评”,院团之间相互交流、观摩、探讨学习,让参加艺术节的演职人员受益良多,有力增强了花鼓戏的凝聚力和内驱力。
《焚香记》
“看到同行身上的闪光点,感觉自己压力更大了,但这也成为了催动我加强学习、完善表演的动力。”荆门市艺术剧院青年演员乔小雪表示,通过此次艺术节,她从其他优秀演员身上,观摩到了很多平日里难以发觉的好细节,值得她进一步深入学习。
“这次花鼓盛会,让我们看到了青年演员的实力和潜力,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给花鼓戏注入了旺盛的活力和希望!”洪湖花鼓剧院负责人丁洁表示,通过此次交流机会,不仅鼓舞了士气,明确了方向,更让他们坚定了做强花鼓戏的决心。
除了令人惊艳的地方专业院团,作为草根院团代表,仙桃市圆梦花鼓剧团团长朱传义激动地表示,这一次能在这样大型的舞台上与专业院团一起交流演出,对提高剧团演员水平和乐队专业层次有很大帮助。他由衷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让草根艺人与专业演员同台竞演。
《醉飘香》
花鼓戏这植根于江汉平原泥土的艺术花朵,带着水乡人的灵气与柔情,带着古老戏曲艺术的芳香,在第二届湖北省荆州花鼓戏艺术节上,为广大戏迷开出了一季繁花炫目、又如梦醉心的“戏曲春天”……这,对于关注湖北花鼓戏发展的艺术家们来说,也是意义深远。
“这次艺术节与第一届是不一样的,有不少新的收获。大量青年演员的涌现就是一个非常大的亮点!”国家一级编剧、剧作家沈虹光希望,这一批青年演员能够继续向前,纵横开阖,开拓传统花鼓戏更为辉煌繁盛的明天。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