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穿行于兴隆河水杉绿道之中,和煦的春风拂面而过,水杉枝条上的嫩芽,树干发出的木质香,让人心旷神怡。
“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一看到水杉林,就能感受到家乡的美,我们生活在这里幸福哟!”附近王场镇林圣村村民陶子才笑着说。
潜江属水网湖区。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市以“四旁”植树为重点,利用废堤、荒地、沙滩、低产田建设防护林、经济林和速生用材林基地,实现了“三年植树,七年培育,十年木材基本自给”的目标,一度成为全国造林典型。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专程来我市拍摄了反映潜江造林绿化、治荒护农纪录片《水乡园林》,在联合国召开的世界林业大会上公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为把“水乡园林”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我市遵循“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理念,全力构建市、镇、村三级林长制体系,累计完成绿化造林7.8万亩,建成39公里长的兴隆河水杉林带,全市林地面积达186.8平方公里,湿地面积达235.5平方公里,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2亿元。
针对新时期林业工作特点,我市出台了《潜江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明确年度目标,提出严格森林资源保护、加强森林资源生态修复等6大重点任务。市林长制办公室印发《潜江市林长制联席会议制度》《潜江市林长制信息公开制度》等4项制度及《潜江市林长制督查考核方案》,使林长制各项措施得到了有力落实。
“市、镇、村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由18名市领导任总林长、副总林长,46名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任镇级林长,398名村‘两委’负责人任村级林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过去的一年,市级林长按季度巡林72次,召开专题会议4次,发布林长令1期,发现问题和短板87个(处),研究交办、整改落实87个(处),查处违法案件16起,“林长+检察长”公益诉讼2起。
“我们将持之以恒抓好林长巡林工作,做好病虫害监控预防,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着力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爱林护林意识,争做保护生态环境的倡导者、践行者,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该负责人说。(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晓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