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市民政局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聚焦特殊群体,紧盯民生需求,着力推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取得显著成果。
关心未成年人,推进关爱保护行动
“大哥哥、大姐姐教我们写作业,和我们做游戏,还给我们带来了学习用品和精美礼物,我感觉这个儿童节过得特别开心,也特别有意义!”这是市民政局联合高石碑镇工会于去年儿童节期间在高石碑镇小学开展“情暖童心”活动中的一幕。
为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关爱,帮助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市民政局组织专业社工团队策划实施 “同心护未来”“困境未成年人精准帮扶”“情暖童心”“水杉行动”等一系列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服务项目,让困境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丰富困境儿童课余生活,并针对部分未成年人缺失有力的家庭监护,在学业和生活上存在心理困惑等实际问题,筹集资金推进未成年人校外心理辅导站建设,邀请心理专家为未成年人提供线上咨询和线下服务,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未成年人纾困解惑。
“我们按照社会救助标准和程序,将全市100余名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基本民生保障范畴,按月发放抚育费,保障受助儿童的基本民生。”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未成年人关爱服务更有温度、更有力度,该局还定期组织志愿者深入全市各区镇街道,开展儿童禁毒普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防溺水知识宣传活动,为孩子们营造健康、和谐、安全的成长环境,让广大未成年人共沐党的温暖。
关爱老年人,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近日,送完孙子上学的物探社区居民杨秀梅来到离家不远的物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街坊邻里一起锻炼身体、看书、打乒乓球……老年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在市民政局的大力帮助下,物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聚焦社区老年人的“急难愁盼”,解决老年人身边的大事小事烦恼事,与第三方运营管理机构湖北郑先耀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联合探索出围绕“社区餐饮、社区养老、社区养生”三大服务板块的“六创融合”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新模式,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全面提升。
杨秀梅在家门口乐享晚年生活,是市民政局关爱老年人,全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美丽缩影。
该局紧紧围绕“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工作理念,以推进全省“领办民生实事”为重要契机,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网络,加大力度健全全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去年以来,市民政局全面完成了全市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80户,大幅提高了服务对象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完成了100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任务,并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资金补贴、市场运作、自主付费的方式,满足高龄、失能老人“养老不离家”的服务需求;建设园林街道金陵寺社区、杨市街道鑫阳社区等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改造提升泰丰街道洪庙村、后湖管理区莫岭队等农村照料中心,满足辖区内老年人生活照料、助餐服务、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养老需求。
一系列养老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大力增强了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功能,让当地老年人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为爱心呵护“夕阳红”迈出了新的坚实一步。
关注社会救助对象,开展专项帮扶行动
为全面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市民政局全面梳理相关救助政策,主动作为、真抓实干,精准认定救助对象,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算评估办法,科学制定核算细则,精准核算社会救助申请家庭收入、支出和财产等,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保障范围。
“市社会救助局统筹安排资金9.6万元,从社会救助对象中选择困难程度更深、困难情形更特殊的对象或家庭480人(户),开展慰问走访,按照每人(户)200元的标准,给予物资帮扶。”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系列活动中,工作人员深入对象家中,送上慰问物资,并详细了解家庭情况,着力解决困难群众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进入寒冬,我市气温大幅下降。连日来的低温天气,对困难群众的民生保障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市救助管理站迅速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组织专班全天候开展街面巡查,在寒冬深夜深入桥洞、废弃仓库等城市各处角落,全面排查流浪乞讨和其他遭遇困境的人员,详细询问情况,送上棉被和食物,必要时专车护送至站所开展救助帮扶。“专项行动实施以来,累计排查340人次,救助56人,出动救助专用车辆102台次,发放棉衣棉被62套、食品饮品105件。”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介绍。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将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政工作使命任务,锐意进取、真抓实干,让全市民政工作不断取得新业绩、新突破,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民政力量。(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靖 通讯员 袁晶 张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