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涛:花鼓盛会推动传承

云上潜江报道 15日,荆门市艺术剧院的演职人员七十余人带着一卡车道具来到潜江。“这次艺术节是一场花鼓戏的盛会,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观摩机会。”荆门市艺术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罗涛开门见山地说。

为了参加这次花鼓戏艺术节,荆门市艺术剧院早早就开始筹备工作,后来考虑到剧院的《荷花洲头》《闹龙舟》等剧目都曾在省内外各大剧院上演,也为了给青年演员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便将《柴房会》《秦琼观阵》等经典剧目重新打磨,并对演员进行调整,让青年演员挑大梁。

谈及此次演出的剧目,罗涛口若悬河。他告诉记者,《柴房会》讲的是商人李老三夜宿客栈柴房,偶遇鬼魂莫二娘的故事。该剧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需要表演“梯子功”。“这批道具中有两张非常长的梯子,是《柴房会》里必备的道具。”梯子是在荆门制作好后专程带过来的。另一部《秦琼观阵》里有多场花鼓戏里相对少见的武戏,相信能给观众带来精彩的视觉享受。

来到潜江后,原定于表演结束后就离开的剧院成员们商议,决定全程参加艺术节,从头到尾观摩学习每一次展演、每一场戏。罗涛说:“花鼓戏起源于江汉平原,这里肥沃的土地滋养了花鼓戏、花鼓人、花鼓戏迷,我们在外地也学习观摩过很多戏剧,再回来看看我们江汉平原的花鼓戏,具有独特的韵味。”

“潜江花鼓戏历史悠久,我们听着花鼓戏长大,胡新中老师就是我的师父。每次看他们演出都是一种享受。现在潜江花鼓戏更是形成了良性循环,一代传承一代,这种阶梯式的传承模式,让花鼓戏能够源远流长,不断发扬。”罗涛说道。

花鼓戏注重传承,在罗涛看来,这次节会不仅仅是花鼓戏的交流、学习,更有效推动了花鼓戏传承。“老一辈花鼓戏人的成功,给予年轻人更多的压力和动力。花鼓戏对传承人、接班人的培养十分有必要,我相信,在老师的带动、呵护下,新一代的花鼓戏人能够很快成长起来,将花鼓戏发扬光大。”罗涛信心满满地说。(潜江日报记者 谢白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