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乡村振兴清廉底色

云上潜江报道 冬日里,全国红色美丽乡村——渔洋镇拖船埠村迎来一批又一批研学的团队。

在革命烈士纪念广场,缅怀革命先烈,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们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革命故事;漫步红色老街,铁匠铺、酒坊述说着旧时村民生活的家长里短。

眼下,一个个红色项目落地,红色乡村旧貌换新颜,乡村“颜值”提升的同时,催热了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围绕拖船埠红色景区总体规划,渔洋镇借力中央、省美丽村庄奖补资金1000万元,撬动整合市级2000万元涉农项目资金联动投入,先后推进无动力乐园、小南海水系连通、列宁小学整体改造、污水处理设施、道路桥梁等38个工程建设,总投资6500万元左右。

项目引得来、建得快、效益发挥得好,离不开纪委的全过程监督,以及严明纪律和过硬作风的保障。

“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组建由纪委、审计、财政等部门组成的项目监督专班,严格按照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制定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制度,以制度来监督项目实施,保障项目建设合规合法。”该镇纪委负责人熊大谦说。

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对加强基层监督工作作出部署,提出“充分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推动监督落地,让群众参与到监督中来”。为此,渔洋镇纪委找准“小切口”,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力量,成立共同缔造项目建设理事会,鼓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其中,主动监督项目建设,助推项目快速落地,以过硬作风护航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落实。

去年10月,拖船埠村纪检委员、共同缔造项目监事会成员阮新娇在一次日常监督中发现,该村1组旅游步道有起皮开裂现象, 她第一时间反映到村委会,村委会随即联系施工方进行了整改,让质量问题“无路可逃”。

前不久,拖船埠共同缔造项目监事会会长刘应涛在监督拖船埠上街立面改造工程中发现街面与老百姓家门口台阶有缝隙,没有做到无缝对接,影响了老百姓出行。刘应涛随即向村委会报告,并全程督促问题整改到位。

干群齐心、内外兼修,让红色乡村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近年来,该镇纪委以拖船埠村为试点,以清廉村居建设筑牢乡村廉洁之基。他们深入挖掘红色革命故事,打造红廉文化品牌,建设钱瑛生平事迹展馆以及拖船埠百亩“观光莲”,将清廉元素融入红色教育基地,打造红廉文化。组建由村纪检委员、村妇联主席构成的廉政宣讲队,深入群众身边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廉政家风教育等活动,树立拖船埠村“阮新姣家庭”、新台村“郑英家庭”模范典型,营造清廉文化建设氛围,进一步擦亮了乡村振兴的清廉底色。(来源:潜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