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 金秋时节,走进张金镇便民服务站,办公环境焕然一新,往来居民正办理相关业务,一切井然有序的模样。
“现在像办医保都十分方便,有时候好几个事来一次都能办好。”居民王宇博说。
便民服务站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按照“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服务标识统一化、服务项目规范化”的“四化”标准建设,能够为居民提供包括党组织关系转接、低保、临时救助、医保办理等在内的多项政务服务帮办代办上门办,实现了“一座驿站、多种功能、普惠百姓”。
近年来,张金镇锚定建设“幸福张金·宜居乡村”目标,积极打造“家门口服务”品牌,以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探索,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为有效延伸服务触角,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张金镇积极探索将服务阵地建在群众身边,从2020年1月起,分批规划、分步实施,陆续在全镇范围内建成37座便民服务站,作为镇、村(社区)联系服务老百姓的阵地,实现了老百姓不出小区,便能在家门口反映诉求和寻求帮助的目标。
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实现共建共治共享,这就不能单纯依靠乡镇、村(社区)唱“独角戏”,而应当成为党建引领下多方参与、共同发力的“大合唱”。
为此,该镇一方面优化完善基层党组织体系,经过多轮优化调整,在全镇建成81个党支部,通过支部组织建设,延伸了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另一方面,以党支部作为“主心骨”,广泛凝聚“五方联动”力量,引导党员志愿者、共建单位、片区民警、执法队员、青年学生、居民乡贤等多方群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依托机关干部下基层机制,让机关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等主动走近便民服务驿站,面对面服务居民,零距离倾听群众呼声,有效拓展了家门口服务的参与面。
紧扣解决好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这个关键点,镇、村(社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形成了一套广泛收集群众诉求、闭环解决群众问题的协商议事机制。
各村(社区)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打造多方参与的协商议事机制,真正把片区民警、网格员、党员、人大代表等人聚在一起,针对群众反映的村居环境、文明行为、垃圾分类等身边事,各抒己见、研究方案,让“有事好商量、大家的事情一起商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良方妙药。
持续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道路永无止境。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不断做精做优做实家门口服务的实践中,让“幸福张金·宜居乡村”的底色更加鲜明、内涵更加丰富。(来源:潜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