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言:推动乡村振兴 体育大有可为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会同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民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委印发了《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协力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发展农民体育是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乡村餐饮购物、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养老托幼、信息中介等生活服务。

乡村需要体育,体育需要乡村。推动乡村振兴,体育大有可为。这是因为,乡村体育活动具有健康、绿色、低碳等特性,又凸显运动性、竞技性、公益性、乡土性,最能吸引更多农民参与。比如贵州台江的“村BA”、贵州榕江的“村超”、江苏连云港的“村界杯”、内蒙古鄂尔多斯昂素镇的排球赛,不仅打响了品牌、创造了效益,而且也展现了当代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就拿潜江来说,潜江市不仅是闻名中外的小龙虾之乡,也是农民体育文化蓬勃兴起地。莲响舞、蚌壳精、采莲船……都是当地村民原创的体育文化活动。此外,潜江市还成功举办了湖北省第一届、第二届农民钓虾大赛,“巧渔夫”杯千城百战潜江站钓鱼竞技赛,第四届气排球比赛等重大赛事,一项项精彩活动的演绎,展示出潜江市农民体育组织的巨大活力。同时,为助力体育产业全面发展,提高市民素质,打造体育强市,近年来,潜江市通过举办返湾湖湿地国际马拉松赛、环中国自行车赛、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中国广场舞大赛等大型赛事,逐步形成“奔跑潜江、舞动潜江、骑行潜江、畅游潜江”的精品赛事格局。

农村体育运动发展的成效,不单单体现在体育健身锻炼上,已外溢成为助推乡村移风易俗、播撒文明、振兴乡村的重要力量。发展农民体育,要加大乡村体育设施建设,改善乡村健身环境,推进城乡体育设施服务均等化,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让更多人感受体育无穷的魅力。要积极探索“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群众举办、政府指导”的新路径、新模式,深度挖掘“体育+”发展的空间与潜力,充分体现体育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推动乡村体育发展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更进一步。要充分发挥农村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推进“特色体育+”新业态,打造钓鱼、抓虾、采果、插秧等农耕农趣,且具有乡村特色的农民体育赛事活动品牌和乡村体育旅游项目品牌,以体育助力乡村建设,以体育赋能农业发展。

笔者相信,当体育与群众生活融合,与农旅深度融合,与全民健身开展、健康中国建设融为一体,必将为乡村文明注入新的内涵,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能,乡村振兴的路径将会越发宽广,美丽乡村的画卷也将更为色彩鲜明,田园牧歌的乡村将更加生机勃发。(本网特约网评员 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