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言:让技术培训为农民增收致富插上“金翅膀”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光景在春耕。

据潜江新闻网消息,白鹭湖管理区紧抓农时,采取“技术培训+实地指导”的方式,紧扣小龙虾养殖、有机肥还田、稻杆综合利用等14个内容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为全年农业丰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浩口镇举办2023年春季水产技术培训会,围绕“虾稻共作”、池塘养鱼等模式养殖过程中水质调控技术、鱼病防治、养殖过程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等内容,为参训的水产养殖户传授水产健康养殖的相关技术和知识;运粮湖管理区结合虾-稻产业的发展历程,围绕小龙虾养殖技术、水稻种植技术,对基础知识、技术要求、病情监测与防治等内容进行了由浅入深地讲解,并现场与农户开展经验交流和答疑互动,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农时不等人,春耕正当时。春耕备耕在即,我市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农业技术和种植技能培训活动,向农民群众传授实用的农业种植技术和经验,为春耕备耕提供技术保障,让科技成为群众致富的好帮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广大农民群众只有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并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熟练运用,才能真正将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同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为农民增收致富插上“金翅膀”。一方面,要把课堂办成满足农民需求的资源库,让课堂汇集专家资源、政策资源、技术资源、行业人脉资源等,让每一位参与培训的群众都能在“资源超市”中选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另一方面,要本着“精讲、互动、产教结合”的培训策略,以田间地头为课堂,采用参与式、互动性、点对点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及时耐心地解答农户种植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同时,还要对培训农民进行持续跟踪服务,解决“只训不管”“训后无果”的问题,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增强培训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除此外,还要输送一批种养加技术能手,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潜江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本网特约网评员 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