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通知,要求做好新冠重点人群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通知要求:坚持“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预防和减少新冠病毒感染重症发生,确保疫情防控“迎峰转段”平稳有序,做好重点人群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
随着疫情防控态势的发展,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如何切实做好“保健康、防重症”工作,基层工作的“关口前移”非常重要,而进一步强化基层防控工作,快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保健康、防重症”上来,就应当发挥驻村工作队在强化领导、科学谋划、重点跟进落实上的重要作用。
多年来,驻村工作队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发挥了历史性的重要作用。驻村工作队领导及成员大多由党性、业务、责任“三强”人员组成,经过多年的驻村工作实践,不仅已经充分熟悉了所驻村组的基本情况,而且赢得了绝大多数村民的欢迎和信任,为开展“保健康、防重症”工作奠定了基础。
上述通知指出:要加强基层人力组织调度,强化街道乡镇政府责任,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组织动员村(居)民委员会及其公共卫生委员会、社会组织、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以街道乡镇为单位通过包片(村)、包户、包人等方式,明确网格内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联系服务包保团队。驻村工作队根据各村组实践情况,结合上述工作要求,应切实肩负起新的工作责任,主动对接上级有关部门,将有关“保健康、防重症”的政策落到实处;应加大村组班子及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榜样作用,身先士卒,将工作关口进一步前移;应想方设法满足基层群众,尤其是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相关需求,将党的温暖送到群众身边。
驻村工作队成员要联合村组负责人及所在村组党员组成一对一的关爱机制,要特别关注空巢(独居)老人和仅与残疾子女共同居住的老年人,加强日常联系,随时掌握关爱对象的身体情况;要根据各村组实际情况,尽可能为高龄老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和困境儿童发放“健康包”,包括一定数量的退热药、止咳药、感冒药、抗原检测试剂、口罩、消毒用品等,最大程度消除基层群众的“恐阳”焦虑,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并最终取得“保健康、防重症”工作的完全胜利。(本网特约网评员 偏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