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曹以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激活乡村治理的组织抓手,要使农村环境美,除了完善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群众参与、组织机制建设也不可或缺,乡村治理效能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
今年2月,熊口镇在全镇重点工作会议上提出,切实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3月初,该镇迅速制定方案,在马场村启动试点工作,并在一个月后组织各村分管农业副书记到该村进行观摩学习。
3月30日上午,记者跟随观摩队伍来到马场村,只见村部广场上一条连心长廊氛围感十足,设置了党务村务公开、最美先进典型、《村规民约》等多块宣传栏,其中,一块积分兑换展示栏引人驻足,上面以表格形式介绍了各类生活用品所需积分,左侧公示栏上张贴了马场村各村组3月份的人居环境整治和“治安中心户(禁毒志愿者)”得分公示表,详细记载了村民的得分情况。
“评分细则包括家门口的环境、畜圈禽舍治理、垃圾处理、乱搭乱建等等,如果发现杂乱、不规范、焚烧秸秆、乱丢垃圾等情况都会扣分,保持干净整洁则会加分,活动每月一评比、一公示。村民根据得分,到村委会积分兑换超市兑换相应物品,积分可累积。”马场村党支部书记张修军介绍。
一组村民肖型斌是本月的最美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户,他说:“评分细则上是非常容易办到的小事,但人人参与、人人坚持,那就是利国利民的大事。积分兑换物品虽然不贵重,但都是生活必备的消耗品,现在全村甚至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
认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往往会给乡村带来组织化程度提高、公共性议题增加、自治制度创新、群众参与扩大、干群联系紧密、利益联结增强等叠加效应,客观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效能。
加强基层治理,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作为马场村包保单位的市检察院驻村工作队积极配合,安排警务执勤车辆每日进村宣传,定期对房前屋后进行清理,并协助制定“治安中心户(禁毒志愿者)”评分细则,引导村民强化组织意识和自治能力。
“每10户中选定一户有组织协调能力、在群众中威信较高、且热心为邻里服务的家庭为治安中心户(禁毒志愿者),作为警民互通的联系点和基层综合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积极参与日常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及时提供治安线索、参与禁毒和法制宣传等等,都可以获得相应积分,无故缺席相关活动则会扣分。”市检察院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王一鸣介绍说。
据了解,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马场村共计投入6万元,完成连心长廊、文化长廊建设,以及人居环境整治、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如今通过积分制,积极调动村民参与“共建、共享、共治”,村道干净整洁,门前花开争艳,村居环境从“能住”逐渐转向“美居”。
下一步,熊口镇将以马场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全面普及积分制兑换奖品的措施,调动老百姓全面参与的积极性,为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添砖加瓦,助推龙虾特色小镇加快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