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曾俊伟)2022年潜江工业科技工作如何开展?2月21日,全市工业科技工作会议作出了安排部署。
2022年,我市工业科技工作将按照服务一企、突出一业、助推一批、科普一校的工作思路,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00家,高新技术产业主体突破13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160亿元、占GDP比重16.5%以上;实施科技成果转化2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2.3亿元;规模以上企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R&D)占GDP的比重达1.1%,科技创新综合考评争先进位。
据悉,我市将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为抓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冲刺五十强,建设新潜江”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加快推进一体化科技创新,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提能,推进高新区加快发展,积极创建新型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和光电子信息新材料循环经济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打造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平台,着力提升全市创新能力。
——加快推进科技研发机构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区域协同,围绕人才培养在武汉、创新创业在潜江,科技研发在武汉、成果转化在潜江,打造集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金融、招才引智、展示培训、科技咨询等为一体的科技服务综合体,构建特色科技服务体系。
——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现代化农业科技攻关、社会民生科技攻关,着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加快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速培育和引进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企业和项目,筑牢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抓好战略型新兴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四新经济等新型高新产业主体的入库工作;加快发展科技型企业,深入实施科创“新物种”企业培育计划,争取1家以上企业纳入科创“新物种”企业库;完善研发投入激励政策,调动企业实施技术研发创新的积极性,加快推进企业技术研发,促进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00家,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主动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与在汉高校科研院所和城市圈企业对接,联合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坚持抓服务对接、抓转化落实,促进潜江特色产业能级提升,助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