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曾俊伟 通讯员 王书雨)2月9日,广华寺街道华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7户空巢老人、社区工作人员、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围坐一圈,果香四溢的金桔铺满一桌,新年里首场茶话会热乎“开张”。
如今的华美社区处处是和谐美满的景象,可三年前,这种情景是难得一见的。
2019年,广华寺街道“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这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下辖的2个地方社区和39个油田职工家属小区进行区域调整。
“三供一业”虽实现了江汉油田职工家属区从“企业小区”向“城市小区”、职工从“企业人”向“城市人”的历史转变。但由于这些社区建设起步晚、底子薄,辖区面积大、居民人数多、服务诉求杂,诸多问题一一暴露。
如何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写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后半篇文章”呢?华美社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网格管理打造社情民意“服务器”
“新冠疫苗接种期间,很多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建档,还有居民天天来找我们处理各种矛盾纠纷,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华美社区党委书记谢芳清楚,社区管理千头万绪,要靠更精细的社区治理。
得益于广华寺街道社区网格中心“多网合一”治理模式,华美社区在“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的基础上,按照“楼栋相近、人员相熟”的原则,以小区楼栋为单位,划分11个网格,组织动员10余名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发挥“网格化+铁脚板”工作优势,常态化提供上门服务,先后协助数百名老人完成疫苗接种建档。
“儿子在外会战,我年纪大了,走不了几步,正愁怎么打疫苗呢,没想到社区主动上门帮我建档,还联系医护人员在家接种,疫苗打了后,我现在感觉就一个字‘好’!”社区居民黄叔叔说。
三方联动打造疏解矛盾“减压器”
近年来,随着潜江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三供一业”小区维修改造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为解决为民服务的治理难题,华美社区整合优化区域党建资源、服务资源和设施资源,着力构建“社区居委会、居民骨干、物业服务公司”联动共治圈,扩大基层治理“朋友圈”,变单向治理为多向治理,改一方处事为多方议事。
“这事儿总不能这么拖着吧!”由于建设初期施工方在更换水表时发生漏水,导致居民储藏室浸泡,墙皮大面积脱落,居民反映尤为强烈。
居民的烦心事,引起了华美社区工作人员的关注。
通过多次现场查看,华美社区在联动共治圈的机制下,快速协调居民、水务公司、物业公司进行系统排查,详细分析渗漏原因,制定维修方案,在社区紧盯维修进度和水务公司的抢修翻新下,问题得到了解决。
“多亏社区搞了这个三方联动,搁往常漏水这种事儿光‘掰扯’就要小半年,根本协调不下来。”社区居民张叔叔说。
志愿服务打造基层治理“助力器”
随着地区的一步步发展,群众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精神世界却依旧得不到满足。为此,华美社区以居民诉求为导向,联合潜江市心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建华美社区志愿服务队,推行“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志愿者接单”的志愿服务模式,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格局。
早在两年前,身处油田矿区的华美社区,正逢江汉油田改革,原有的图书馆默默被撤销,不少居民纷纷在华美社区微信公众号留言表示可惜。
华美社区想居民之所想,解居民之所忧,当即在社区建设数字农家书屋。同时,为让居民充分使用数字农家书屋,该社区志愿者纷纷在微信、QQ等聊天群中演示阅读功能,数字农家书屋迅速圈粉。
“以前都是听收音机,调来调去只播些保健品广告,现在社区志愿者手把手教我用这个听书功能,不仅免费无广告,还能随时随地听书,我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邻居老李去。”社区居民杨大爷笑着说。
华美社区志愿服务队也从最初的7人小分队,扩充至如今80余人的大部队。
“小社区”托起大民生,“小角色”解决大问题。如今,在多方联动机制下,华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硕果正挂满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