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佳燕:勤劳才是彻底脱贫的原动力

潜江新闻网报道说,竹根滩镇朱湖村2组村民汪开兵一家,2014年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夫妇俩靠养猪2年后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去年改行养牛,一年时间又走出了致富“牛”路子。

养猪养牛甩掉贫困户的帽子,其背后的潜台词只有一个,那就是勤劳才是彻底脱贫的原动力。

2013年10月,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在贵州又讲了六个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党中央时时刻刻惦记着千千万万的贫困户,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力帮扶困难群众脱贫,尤其是总书记强调的六个精准,更是我们开展脱贫帮扶工作的指南。但是,党的政策再好,也只是外因,真正的原动力还在于我们每一家贫困户,在于我们尚处在贫困阶段的每一个人。汪开兵的事例再一次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我们付出汗水,勤劳就能致富。

还是以汪开兵脱贫的实例为证,在养猪养牛过程中,为了学习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他远赴外地考察学习;为了掌握防病治病知识,他请来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为了节约成本,他自己买来设备进行饲料调配加工……气温高了,要想办法给牛栏降温;天气凉了,要采取相应办法不让牛群受冻……这一切,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巨大的精力。一年下来,5万元的纯收入,都是汪开兵勤劳汗水的结晶。

汪开兵的妻子胡彩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只要勤劳就有收获,争取明年的收入超过今年。的确,勤劳能脱贫,勤劳能致富,勤劳能带给我们新的希望。在党的亲切关怀下,只要我们洒下勤劳的汗水,就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就一定能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本网特约网评员 易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