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成了“地摊街” 市民建议统筹规范市场

\

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曹以成)“这高粱一根多少钱?”“快点把我的那根先削皮啊!”……正值周末,天气晴好,曹禺公园正门口的甘蔗摊前围满了群众,大家都在催促老板,希望快点拿到削好皮的“成品”。

这时,一位公园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来到甘蔗摊前,讲明该商贩占道经营,并劝导其离开。只见商贩手中依然忙碌着,并说道:“这根削完就走。”几位顾客也忙向工作人员说道:“等她削完,我来叫她走。”工作人员只得无奈摇着头站在一旁等候。面前还聚集着一些卖风筝、烤红薯的摊子,有些甚至停在了斑马线上,将本就狭窄的人行道堵得水泄不通。

\

“这已经算情况好的了,之前广场上到处都是小摊贩,路都走不通。”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2月18日起,曹禺公园管理所开始对这些占道经营、乱摆乱扔现象进行整治,但由于没有执法权,只能进行一些口头劝说,并不能起到太大作用。

公园本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文化娱乐及锻炼身体等活动的公共场所。可不知何时,它却悄然变得如闹市一般拥挤、嘈杂。

\

不只是曹禺公园,记者在南门河游园看到的情况更糟糕,坐着转棉花糖、画糖画的,搬着糖葫芦来回行走的,摆地摊卖玩具的,还有给小孩玩的沙池、钓鱼池、绘画架等错落其间,现场热闹无比却又杂乱无章。

“只要天气好,每个周末都到处是摆摊的,有的还占用草地等绿化带,不仅不好看,对花草树木也是破坏。”市民陈女士愤然道,难道摆摊没人管吗?

“我们也知道摆摊人生活不容易,所以现在主要是劝说,柔性管理作用到底还是不彻底啊。这些摊主都是打‘游击战’的高手了。”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不少市民认为,城管和摆摊人天天玩“捉迷藏”游戏,并不是治理公共环境的长久之计,“城管一走摆摊的就又来了,这样躲来藏去的,倒不如弄一个规范的市场,投入一些精力和资金,管理好,这样大家安安稳稳地在规划区内摆摊,我们也能买到需要的东西,一举多得。”市民李大爷说。

糖葫芦、糖画等应算是一种传统文化,且也是许多80、90后的童年回忆,如果因没有规范市场而丢失这些手艺非常可惜。“从某些角度来看,摆地摊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社会功能,如果能做到‘该有的地方有,不该有的地方没有’,并对其进行有效疏导,这样不仅促进了社会和谐,还能促进社会发展。”网友小张认为,可以采取支持和引导的措施,或者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大力培育潜在市场,把有可能建成的“地摊一条街”打造成特色产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