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实背景下,如何让百姓更便捷地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成为各地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市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加之互联网与5G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机遇,在畅通群众就医渠道、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且富有前瞻性的步伐。
以往,患者为求更精准的诊断和更有效的治疗,常常奔赴武汉各大医院,路途奔波、排队等候耗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如今,市中心医院开通数智化病理远程诊断服务,武汉的医疗专家能够跨越空间限制,与我市医生“面对面”探讨病情,为患者进行远程会诊,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不仅如此,5G技术的高速数据传输能力,有力推动了医疗数据的快速处理与共享。我市搭建起全市统一的“远程医疗会诊平台”,实现市域内各级医疗机构检验、影像、心电等数据的互通共享。基层医疗机构遇到难以诊断的病例,可迅速借助平台,由上级医院医生及时提供远程会诊等服务,并快速出具检查报告,构建起“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高效分级诊疗模式,有效缓解了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紧缺、诊断能力不足的困境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就医难题。
互联网技术还拓宽了群众获取医疗服务的渠道。在线预约挂号、智能导诊、线上问诊等服务纷纷落地,患者动动手指,就能便捷地预约业内专家、咨询相关信息,部分基础诊断在家中即可完成。这不仅减少了患者在医院的等待时间,优化了就医流程,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医院的压力,让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与利用。
当然,技术的引入只是第一步,要让这些先进手段持续高效地服务群众就医,还需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一方面,要加强医疗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既懂医疗专业知识又熟悉信息技术操作的复合型人才,确保各类技术设备稳定运行、高效使用;另一方面,需强化网络安全防护,保障患者医疗信息安全,让群众放心地享受技术带来的便捷。同时,应建立健全远程医疗服务的质量监管与评价体系,对远程诊断的准确性、及时性等进行严格把控,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技术服务于人民,相关部门和各医院应当加强宣传和指导,全方位推广远程医疗的优势、适用场景和成功案例;多渠道发布在线预约挂号、智能导诊、线上问诊等服务操作指南,安排专人在服务大厅为群众答疑解惑、协助操作。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要走到居民身边,手把手向群众讲解、演示远程医疗服务。此外,针对老年人等操作困难的群体,应当“一对一”指导服务,帮助他们掌握线上就医的基本技能,确保每一位群众都能享受到技术带来的便利。
随着这些技术的持续深入应用与不断推广普及,潜江市民的就医之路必将越走越顺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美好愿景也将愈发触手可及。(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