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巧用“小积分”撬动“大治理”

今年以来,潜江市周矶管理区兴隆社区以“积分超市”为阵地,以志愿服务为载体,以积分兑换为动能,引导居民由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用“小积分”撬动“大治理”、发挥“大能量”,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

“小积分”带动“大群体” 激活群众参与动能

基层治理的核心在于发动群众,积分制如何落地,群众需求是关键。2025年初,社区“两委”组织党员干部走访居民100余户,召开10多场座谈会,收集意见50余条。在此基础上推出兴隆社区志愿服务积分管理模式,推行积分奖励,打造“积分超市”,明确积分对象覆盖全体居民,细化环境整治、文明宣传等12类积分内容,制定“1小时志愿服务积10分”等量化标准,确保积分规则公开透明、易于操作,让居民通过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积攒相应积分,极大地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

为规范管理,社区设计并印发了第一批100多份志愿者服务手册,依托全国志愿者服务APP“志愿汇”和兴隆社区志愿者服务群二维码,实现“报名-服务-积分”的管理闭环。目前,社区在册志愿者已有100多人,涵盖退休人员、在职党员、爱心居民、在读学生等群体,志愿服务参与率逐步从不足30%提升至88%,“人人愿参与、人人能尽力”的治理格局初步形成。

“小积分”联动“大市场” 构建社企共赢生态

积分制与物质奖励深度融合后,“积分超市”的可持续运营成为新的课题。面对物资和资金压力,兴隆社区探索“党建引领+社企联动+居民参与”协同模式,主动向上争取的同时,积极对接辖区企业和商户。管理区党委提供5万元启动资金,社区与尝香思食品、红康药业等12家企业签订意向合作协议,创新“积分+市场”双轨兑换机制,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商户的关注与认可。

一方面,入驻社区“积分超市”的合作企业以成本价供应“拳头”产品,如红康药业准备提供的家庭医药箱,积分兑换价较市场价低30%左右;另一方面,居民可凭积分在合作商户处享受专属优惠,如聚兴隆餐馆计划推出“100积分兑换8折餐券”活动,廉美超市将设置积分换购专区。“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这种模式既能为企业带来流量,促进销售增长,提升品牌美誉度,又拓宽了积分应用场景,增强社会影响力。社区搭台、企业助力、商户合作、居民受益“四方共赢”的良性循环正在逐步实现。

“小积分”推动“大变化” 赋能社区治理升级

积分制的实施为社区治理带来显著变化。在志愿服务领域,护院巡逻队、环境整治队等6支志愿队伍常态化开展工作,累计开展“清洁家园”活动40余场次,1200余人次参与,成功整治背街小巷卫生死角43处,社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调解矛盾纠纷15起,排查安全隐患30余处,保障了社区平安稳定。在居民自治方面,积分制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在花园小区老旧小区改造中,居民自发成立自治小组,认领停车位规划、绿化维护等任务,推动小区实现居民自主管理。潜锦花园小区业委会在积分制和志愿服务的推动下成功换届,业委会这个“当家人”不再形同虚设,真心实意办成事办好事,居民们对业委会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小区内的和谐氛围日益浓厚。

社区文化也因积分制焕发活力。以积分兑换为激励,社区举办6场次文化节、读书分享会等文艺活动,选树“文明家庭”8户、“最美志愿者”4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双向奔赴让居民真切感受到付出有回报。数据显示,社区居民满意度从72%提升至95%,“积分改变生活,参与创造美好”的理念深入人心,“参与有价值、付出有回报”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基层治理大舞台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多元共治”的舞台剧开始唱响。

以“小积分”撬动基层治理“大杠杆”,周矶管理区兴隆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合力,整合资源链接市场,激发动能推动变革,有效破解了群众参与难、资源整合难、治理见效难等问题,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生动实践。周矶管理区兴隆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兴隆社区将持续深化“党建+积分制”探索,让群众在基层治理中释放更大效能。(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洪苗苗 通讯员 刘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