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是镌刻在中华文明基因里的精神密码,更是丈量现代社会文明高度的标尺。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当下,让节约之风引领文明风尚,不仅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更是推动社会进步、构建文明潜江的必然选择。
节约之风是文明风尚的重要底色。从“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生活智慧,到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理念,节约始终是个人修身立德、社会崇德向善的重要体现。在潜江,当节约成为市民日常习惯,餐桌上的“光盘行动”、随手关灯的自觉、循环利用的坚持,这些微小举动汇聚成的,是整个城市文明素养的提升。节约不仅能减少资源浪费,更能在社会中营造理性消费、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助力破除攀比奢靡之风,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然而,现实中浪费现象依然存在。餐饮浪费屡禁不止,“舌尖上的挥霍”触目惊心;过度包装、一次性用品泛滥,造成资源无端消耗。这些行为背后,既有消费观念偏差的因素,也暴露出社会文明意识的薄弱环节。浪费不仅与绿色发展理念相悖,更冲击着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阻碍着文明风尚的形成。
让节约之风引领文明风尚,需要多方协同发力。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完善相关制度,将节约理念融入城市治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制定约束浪费行为的政策法规,推广节能技术应用,在公共设施建设、政务服务等领域树立节约标杆。同时,要强化宣传引导,利用融媒体矩阵、社区宣讲等多种形式,讲好节约故事,传播文明理念,让节约意识深入人心。
每位市民都是文明风尚的践行者。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按需点餐、自带购物袋、一水多用…… 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实则是对文明风尚的生动诠释。此外,还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党员干部带头践行节约,以“关键少数” 带动“绝大多数”;志愿者要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引导更多人参与到节约行动中来。
节约不是吝啬,而是对资源的敬畏,对文明的坚守。当节约的好作风在潜江蔚然成风,文明之花必将在这片土地上绚丽绽放。让我们携手同行,以节约为笔,共同书写潜江文明发展的新篇章。(赵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