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突破 百强进位”的号角已经吹响,高场街道如何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展现作为?来看记者对高场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超的专访。
问:“千亿突破、百强进位”是市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作出的战略部署,为全市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方向。高场街道将如何深度聚焦市委“三步走”发展目标,结合高场工作实际和产业方向,助力全市经济跨越提升?
答:高场街道将充分发挥境内318国道、234国道交会的交通优势和毗邻江汉油田“金饭碗”的区位优势,聚焦虾稻良种选育、精深加工、仓储销售、科教研学等功能优势,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我们将秉承“小街道也有大担当、大作为”理念,在发展速度上进位、在发展质量上赶超、在贡献份额上提升。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认真推进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要求,营造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力争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以上,税收超2千万元,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个,新增“规上”企业4家,“四上”企业达32家,以高场“小体量”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大能量”。
问:围绕“千亿突破、百强进位”,市委提出实施“九大工程”重要部署。高场街道将如何贯彻落实,围绕中心谋发展、服务大局作贡献?
答:一是做强工业引擎,筑牢产业发展“压舱石”。坚持“抬升标杆、争创一流”目标导向,积极对接市级“飞地经济”政策,形成“以商引商、以链聚产”的良性循环。深化地企合作,深耕优势领域,不断拓宽、延伸产业链条。二是做大集体经济,夯实乡村振兴“硬支撑”。充分发挥街道、村(居)两级党组织“指南针”作用,明确领导班子包联村(居)出点子、找资源、谋项目;深化村企合作,带动农户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加快完成繁星教育乡村综合驿站等项目建设,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通过“三资”清理、土地流转、问题合同整治、入股分红等方式稳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推动全域村(居)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三是做优服务,提升要素保障“软实力”。推行“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干部”包联企业制度,按月走访收集诉求,实施惠企纾困行动,助力解决企业融资、用地、用工、生产销售等方面遇到的困难问题。积极推行户长制、协会会长制、积分制等管理机制,聚力党建引领、网格治理、邻里驿站“三位一体”治理模式,推动乡村振兴由点到面、全域提升。
问:一尾红虾兴业,千顷绿稻润家。作为全市重要的虾-稻产业集聚地,高场街道将如何持续抢抓“虾十条”政策机遇,立足自身优势,做优做强虾-稻产业,助力小龙虾全产业链创新升级?
答:高场街道将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动、高品质提升”,持续做精做优虾稻“两篇文章”,构建完备的虾-稻产业链条。一是高站位谋划虾稻量质双升。持续巩固高场虾-稻产业功能集中的区域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二是高标准构建全产业链布局。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级;三是高品质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依托虾-稻产业发展和自然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农业+休闲旅游”“农业+深加工”等融合发展新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智慧农业等消费新业态,带动群众配套发展采摘经济、民宿餐饮服务,推动美丽乡村、产业提效一体化发展。(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