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实体经济“血脉”畅通

引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沃土;破融资难题,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今年以来,全市银行和金融机构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更精准的滴灌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创新的生动实践中奏响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交响曲。

截至3月31日,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07.61亿元,比年初增长5.20%,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54.54亿元,比年初增长12.37%,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3.71亿元,比年初增长5.42%,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聚焦产业链

打通实体经济“血脉”

眼下,又到了小龙虾大量上市的季节。新柳伍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依托农行潜江分行“农”虾贷,早就准备了充裕的收购资金。

“农行给我们贷了1亿元的流动资金,我们收虾不缺钱。”新柳伍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龙开文说。目前,该公司小龙虾收购、加工业务正如火如荼展开。

农行潜江分行通过制定专项服务方案,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执行优惠利率。同时,通过“融资+科技”组合服务,提供“农银睿达司库”系统,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全方位便捷服务,实现对企业经营全流程支持。

“我们创新推出‘农’虾贷、科技E贷等特色产品,简化流程、降低融资成本,助力企业加快发展。近两年民营企业贷款增速分别达到38%、50%,全市占比超五成。”农行潜江分行营销三部负责人喻芸蕾说。

聚焦潜江绿色化工、光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和小龙虾等优势产业,各银行“一链一策”制定服务方案,加大对产业链延链补短的支持力度,精准解决企业金融需求的痛点难点。

各银行抢抓“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用好设备更新改造2.5%、技术创新专项贷1.5%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贴息政策,对入库企业进行全覆盖式政策宣传,为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装上强劲“金融引擎”。

精准服务“小微”

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

潜江鸿森制衣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型服装企业。近日,该公司因扩产,在潜江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办理了一笔流动资金贷款,整个过程从申请到放款都非常顺利。

“没想到这么快,只用了5个工作日,100万元的贷款就批下来了,真的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潜江鸿森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俊说。

“我们进行了产品的优化,推出‘马上贷’‘协议贷’等系列产品,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纯信用的循环授信随借随还产品,这些产品最大特点是对抵押物没有要求,同时能给予循环额度贷款,帮助客户随借随还。”潜江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行长严俊敏介绍。

全市金融机构通过“建机制、筑平台、精扶持”,全力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针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特点,各银行创新推出线上化、纯信用、随借随还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

“通过搭建小微企业融资数据共享平台,运用大数据筛选匹配融资需求与金融产品,让银行精准掌握企业关键信息,引导资金流向优质企业,开启科技赋能融资的新路径,为融资协调机制注入智能动力。”潜江金融监管支局相关人员介绍,通过潜江市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实现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实时沟通、业务全流程线上操作,利用智能风控模型评估风险,降低对抵押物的依赖,提高融资审批效率,满足小微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

锚定“专精特新”

培育新质生产力

作为一家“专精特新”企业,湖北蜂之宝蜂业有限公司享受到了中国工商银行潜江分行“专精特新贷”的精准滴灌。

“工行合理利用政策,争取利率最优化,降低了我们的融资成本,让企业资金使用非常高效。”湖北蜂之宝蜂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昭龙说。

工行潜江分行强化目标导向,依据不同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阶段、经营特点及融资需求,坚持分类施策、整合资源,为企业量身定制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方案,先后推出“专精特新贷”“科创积分贷”等金融产品。

“今年一季度,我行为7家‘专精特新’企业发放信用贷款6400万元,切实解决了科技型企业无抵押、融资难、利率高的痛点。”工行潜江分行行长张益博介绍。

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创新相结合,各银行深入研究企业经营特点和融资需求差异,精心调配金融服务产品、流程和政策等要素,对先进制造业尤其是新质生产力各类细分赛道企业“量体裁衣”,创新打造专属信贷产品,激发金融机构活力。

各银行通过加强与政策性担保机构合作,在提供贷款支持的同时,为企业提供资金结算、表外业务、国际、投行、代发、家族信托等服务,同步开展“1+N”综合金融服务,开创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新模式。

金融脱虚向实,实体向阳而生。金融“活水”,不仅是短期纾困手段,更是构建“金融-产业”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从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扩容到科创金融风生水起,从定制信贷精准直达到普惠小微贷款量增面扩,多层次金融市场正以“源头活水”激荡产业动能,助力潜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千亿突破、百强进位”战略目标提供强大金融支撑。(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薛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