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勤共治绘就城市治理新图景

初春的潜江街头,一抹抹“城管蓝”与“执法灰”交织成流动的风景线。自2025年1月我市启动“警城联勤”专项执法工作以来,公安与城管部门打破职能壁垒,以“一次检查、综合施策”的协同模式,在交通秩序维护、市容环境整治等领域探索出一条精细化治理新路径,为城市管理注入全新活力。

这场改革的背后,是我市对城市治理痛点的深刻回应。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电动车乱停放、占道经营、交通违法等问题日益凸显,传统“单兵作战”的执法模式难以应对复杂治理需求。我市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推出“警城联勤”机制,通过公安与城管执法力量的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共享、职能互补。例如,在市中心繁华商圈,联勤专班每日提前上岗,对14处主要交通路口开展联合值守,既规范车辆停放秩序,又同步整治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日均劝导不文明行为百余起。这种“一岗双责”的执法模式,让城市治理的“毛细血管”更加畅通。

在具体实践中,“警城联勤”展现出多维治理智慧。针对电动车乱象,专班以“劝导+执法”双管齐下的方式破题:一方面,在国省干道、高速高铁沿线等重点区域,对未佩戴安全头盔、加装遮阳篷等行为开展集中排查,通过现场教育、案例曝光提升群众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在周矶街道等乡镇试点“非机动车停放区”规划,疏堵结合解决“停车难”问题。更值得称道的是,联勤行动不仅止于刚性执法。执法人员深入社区开展“文明交通课堂”,结合反诈宣传、安全普法等主题,将执法过程转化为生动的公共服务场景。正如一位参与过联合执法的民警所言:“我们不仅是管理者,更是城市文明的传播者。”

这场改革带来的不仅是街巷面貌的焕新,更激发了基层治理的“化学反应”。在园林南路某小区,曾因电动车乱停引发邻里矛盾的居民老王感慨:“现在划了停车位,邻里纠纷少了,社区还组织我们成立监督小组。”数据显示,联勤机制推行后,我市电动车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32%,市民对市容环境的满意度提升至91%。这些变化背后,是执法力量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共治”的转型,更是城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的跨越。

潜江的实践揭示了一条城市治理的创新逻辑:当警力与城管的专业优势形成合力,当刚性执法与柔性引导相互交融,城市治理便能突破“整治—反弹”的循环怪圈。当前,我市正将联勤机制向食品安全、文化娱乐监管等领域拓展,探索“跨部门综合监管”的升级版。这座江汉平原上的明珠城市,正以联勤共治的笔墨,绘就一幅秩序与温情并存的城市治理新画卷。(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