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使命勇担当 与时俱进促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回眸
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紧扣市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协同联动,不断丰富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会议8次、主任会议15次,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8项,开展执法检查5次、专题调研和视察7次,组织专题询问2次,作出决议决定19项。
坚持政治引领,在把牢正确方向中永葆人大本色
2024年10月22日,潜江市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七十周年大会召开
持之以恒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常态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及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做好人大工作的实际行动。
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自觉维护市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全年向市委请示报告14次,坚决做到市委的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严格落实市委安排,协助召开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大会,规范设置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
凝心聚力主动服务中心大局。围绕人大工作提质增效、新质生产力培育、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依法行政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7篇。依法作出《关于促进虾-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全力助推产业链升级、品牌链拓展、价值链提升。积极服务市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沪渝高速改扩建工程潜江段、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主动做好重点产业专班、企业项目帮扶、招商引资、共同缔造、商会组建、河(湖、林)长制落实等中心工作。
聚焦依法治市,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强化责任落实
2024年3月28日,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任命人员进行宪法宣誓
不断强化法治保障。充分发挥执法检查“法律巡视”利剑作用,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禁毒法》《湖北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湖北省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湖北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湖北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等7部法律法规在我市得到有效实施。支持市城管执法局更好发挥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配合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草案征求意见20部,提出立法建议和意见18条,被采信3条。依法作出《关于加强长湖协同保护的决定》,成为全省首个有县级人大常委会参与的区域协同立法项目。受理、转办群众来信来访来电30件次。利用人大会议、网站、公众号等渠道普法释法,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充分释放法治效能。常态化听取和审议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以及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半年工作情况的报告,就行政审判工作开展调研,推动“一府两院”进一步强化法治规划、厚植法治思维、压实法治责任。开展公检法三机关2023年度办案质量监督检查,连续两年就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及其监督工作进行调研,推动办案质量和效率提升。调研公检法三机关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办理情况,推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信访矛盾。听取和审议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推动以更高质量的检察履职服务美丽潜江建设。开展旁听庭审活动2批次。
坚决维护法制统一。听取和审议2023年度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依法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备规范性文件2件,对“一府一委两院”报送的5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废止司法规范性文件1件。全面清理市人民政府及组成部门2021—2023年制发的规范性文件。推进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建设,入库省规范性文件数据库55件。
依法做好人事任免。坚持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有机统一,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80人次。严格执行人事任免法定程序,组织任前法律知识考试15人次,向161名任命人员颁发任命书。认真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切实增强任命干部的宪法意识、宪法理念。任命人民陪审员124人。
服务改革发展,在提升监督质效中彰显担当作为
2024年7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城市管理工作专题询问
持续提升监督刚性约束。充分发挥各种法定监督形式的特点优势,打好监督“组合拳”。建立健全人大工作评议制度,组织对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进行工作满意度测评。加强对审议意见处理情况跟踪监督问效,推动人大监督从“前半篇”延伸到“后半篇”。全年发出审议意见21份,得到“一府两院”及时办理和认真回复。《楚天主人》连续4期分别刊登介绍我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助力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经验。
持续助推经济平稳运行。听取和审议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推动计划监督更加精准有力。开展物流降成本专题调研,推动“系统型降成本”。就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贯彻落实、小龙虾养殖投入品监管进行调研,助力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听取和审议安全生产专题询问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推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开展强县工程实施情况调研,助力推进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
持续助推大财政体系建设。听取和审议预算、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等情况的报告,跟踪监督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情况,专项监督教育部门预算资金使用。开展财税工作调研,支持和促进政府严格落实国家财政政策。审查批准市级决算和预算调整方案。听取和审议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推动强化债券“借、用、管、还”全流程管理。立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听取和审议国有资产综合管理情况的报告。
持续助推城乡能级提升。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及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交办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专题询问,通过“一问一答”,将监督压力转化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动力,助力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就红梅路易涝点改造、现代综合交通物流港建设、东城大道品质提升、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新校区等四个城市建设重点项目进行专项视察,推动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和人居环境品质优化。
持续助推民生福祉改善。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情况调研,助力高品质公共文化产品的充足供给、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听取和审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助力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工作情况专题调研,助力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听取和审议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推动提升宗教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强化主体地位,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制度优势
2024年7月3日,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代表+局长”面对面座谈会
深化“两个联系”工作机制。坚持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机制,灵活开展“双联”活动,使人大各项工作建立在坚实民意基础之上。就《潜江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实施办法》专门邀请市人大代表参加审查。大力推进23个代表之家、88个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大力推进“代表码”进社区、进企业、进村组,着力打造“网上代表家站”。
优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集中+分散”“线上+线下”等形式,组织代表开展学习活动1600余人次。制定《潜江市人大代表活动经费管理使用意见》,深入实施区镇街道人大“三提一强”工程,持续深化区镇街道人大“三张清单”工作机制,更好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行职务。依法补选省人大代表1名、市人大代表10名。
丰富闭会期间代表活动。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小切口”,纵深推进“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开展走访、征求意见等2300余人次,线上线下收集意见建议500余条,有效助力虾-稻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优化、人居环境改善。指导各镇人大票决产生并有序实施道路绿化带改造、集镇公共停车场建设、旧集贸市场升级等民生实事项目。
增强代表建议办理实效。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组织代表与部门负责人见面沟通会3场,闭会期间举办“代表+局长”面对面活动5场。开展建议办理调研督导活动23场,就3件重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集中视察,梳理本届以来代表多次提出的12件建议并交市人民政府再次办理,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持续提升建议办理实效。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99件建议全部办结,我市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经验被全国人大《联络动态》予以推介。
紧盯“四个机关”,在加强自身建设中树立良好形象
2024年5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集中交流研讨
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加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机关党建和人大工作互促共进。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专题党课学习3次,组织机关干部赴广华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不断强化干部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廉洁意识。
作风效能建设不断深化。持续加强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制度建设,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建立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运行机制,努力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
研究宣传工作不断强化。选送的2篇文章在庆祝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征文中获奖。在湖北日报、荆楚网等省级媒体发布我市工作动态30余条,在市级媒体发布工作动态720余条。
协调联动质量不断提高。积极配合上级人大对农业法等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就对外友好交往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全市人大工作座谈会,组织市人大常委会区镇街道工委负责人列席常委会会议166人次,有效提升区镇街道人大业务工作能力和水平。出台《潜江智慧人大系统应用管理办法(试行)》,推出“潜江人大”微信小程序,更好以数字化改革赋能新时代人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