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人民法院浩口法庭成功调解一起抚养费纠纷案,切实保障了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
2020年10月,高某(女方)与李某(男方)协议离婚,当时年仅一岁半的儿子李某某由高某抚养。高某向法官倾诉,独自抚养幼子异常艰辛,离婚后李某失联,离婚协议中承诺的教育费、每月2000元的抚养费分文未付。
案件受理后,法庭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全力联系李某。承办法官多次尝试无果,李某户籍所在地村委会称其人户分离,为空挂户。即便案件进入公告程序,法官仍然不放弃,继续联系李某,最终成功加上李某微信。同时,在法官的积极协调下,市人民检察院依职权受理审查此案,支持李某某起诉,法检协作发力。
法官以“背靠背”调解的方式,一方面通过微信向李某讲述孩子的困境,希望其能理解高某的难处;一方面电话联系高某,劝说其考虑李某的经济实力,合理主张。经过法官的耐心疏导,李某与高某同意到法庭当面沟通。在法官的组织下,李某、高某二人平静讲和,李某与李某某面对面促膝长谈,关系得以破冰。李某看到4年未见的儿子,内心感慨万分,在庭审中说:“我支付抚养费后,想要时常探望孩子,希望女方能够配合。”
父子重聚,再续亲缘,是最好的结果。法官适时提出调解此案,双方均表示有调解意愿。经过多日沟通,双方的意见基本达成一致。为便利当事人,法官与检察官通过线上调解平台组织双方“云上调解”,帮助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温和、妥善地化解了这起抚养费纠纷,抚慰了孩子幼小的心灵。
办案过程中,法官发现李某在武汉某区法院有案件且正被执行,便及时与该案件承办法官取得联系并说明情况。后经武汉某区法院审批,对李某的执行款暂缓发还,待本案处理完毕后再执行,保障抚养费实质到账。
最后,法官向李某和高某发送了市人民法院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提醒他们保持平静理性,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情感需求,注重心理疏导,妥善处理抚养、探望、财产等相关事宜,为孩子的成长筑起温暖港湾。(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煜 通讯员 彭诺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