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足“牛”劲奔富路

金秋时节,走进王场镇红桥村肉牛养殖基地,一排排牛舍里,一头头黝黑发亮、体型健壮的肉牛正悠闲地吃着“早餐”,时不时传来清亮的“哞咩”声。此时,养殖户何峰正忙着打扫牛圈,给肉牛添草、喂料、加水……

“目前,我们有夏洛莱、西门塔等品种的肉牛200多头,每年出栏成牛50多头。”不多时,忙完手头的活儿,何峰赶紧过来介绍情况。他告诉记者,肉牛养殖风险相对较小,技术要求也不高,但是前期投入比较大。

“刚开始养殖时,肉牛都是从外地拖运回来的。”何峰指着一头刚出生的小牛说,牛成长周期需要两年,差不多800公斤左右就可以出栏了,熬过了前几年,增收致富就有了希望。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没想到肉牛价格下跌,基地连年亏损。

“差点就坚持不下去了。”好在何峰肯努力,他四处学习养殖技术,摸准市场行情,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渐将养殖基地做大做强。

记者在现场看到,基地仅草料仓库就有三四个,个个都有两层楼房那么高。“为了节约成本,我们流转了200亩地,专门种植玉米等作物自己加工饲料。”何峰笑着说,饲料不要钱,平时也就打个疫苗,基本上没有大的支出。

今年,何峰还打算再从内蒙古、山东等地购入一批小牛犊,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效益,铆足“牛”劲奔富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琼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