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光互补”实现一水多收

在熊口管理区复兴社区红砖厂的侯亮鱼池边,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光伏板下的鱼塘一角,池塘中的牛蛙正欢快地跳跃着……这里是大唐熊口管理区100MW渔光储一体化发电项目的其中一处。

如何更好地利用光伏板下的鱼塘?复兴社区组织干部群众去邻市仙桃等地考察学习。经过一番摸索,最终决定在光伏板下养殖牛蛙。

侯亮是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去年他就大胆尝试了。今年5月,侯亮又投入4.5万元,升级养殖区,并引进了300斤牛蛙苗投入网箱。这些网箱就漂在鱼池中,借着光伏板的立柱稳稳当当固定着。

侯亮站在池边,一边撒着饲料,一边告诉记者:“以前咱们光知道养鱼,现在套养牛蛙,那好处真是多了去了。这水里的空间,都能充分利用起来!”

他指着鱼塘向记者介绍:“你看,鱼能把牛蛙吃剩下的饲料和排泄物吃掉,水干净了,鱼和牛蛙都能长得壮实。还有,以前只养鱼的时候,饲料经常浪费,影响水质得经常换水,这可都需要钱呐!现在好了,饲料浪费少了,换水的钱也省了不少。”

“还有,这一块地方,既能收牛蛙又能收鱼,就算哪天牛蛙行情不好,咱还有鱼能保底,不用担心亏大本。”侯亮越说越起劲。

好处虽然多,但这养殖牛蛙的路也不是一帆风顺。侯亮皱着眉头回忆:“去年刚开始养的时候,可把我愁坏了。牛蛙光吃饲料不长肉,后来才明白是养得太密,我喂得也太多。牛蛙挤在一起,天天争来抢去,容易生病,水质也变差了。而且饲料喂多了吃不完,水里面氧含量不够,牛蛙也长不好。”

“后来我算明白了!”侯亮用手比划着,“每平方米养殖牛蛙300只左右,不多不少,饲料投喂也减少70%,每次喂个七八分饱就行。”

除了密度和投喂的问题,牛蛙生病也是侯亮的一块心病。“去年牛蛙闹‘歪脖子病’死了不少,我心疼得不行。”侯亮叹了口气,“从那以后,我到处去学怎么防病治病,在饲料里加点维生素、矿物质、益生菌啥的,增强牛蛙的免疫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这些牛蛙长势良好。侯亮看着蛙池,满脸期待地说:“我天天在关注价格,目前3至7两的牛蛙市场价大概每斤6元。再过几天,这批牛蛙就能卖啦,今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珊珊 通讯员 喻 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