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影照亮乡村星空

一架放映机,一张幕布,几个小板凳……这是属于几代中国人共有的露天电影记忆。如今,露天电影依然活跃在社区和乡村。浩口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张秋发怀着对电影放映工作的热爱,为乡亲们服务了16年。

“今晚8时,文化站工作人员会来我们村放电影,欢迎大家按时到村委会观看。”7月29日,浩口镇艾桥村村干部通过乡村大喇叭和村微信群通知村民看电影。

暮色渐浓,艾桥村村委会里逐渐热闹起来,孩子们最为积极,托着头盘着腿坐在地上、蹲在地上,满怀期待。骑电动车的大人直接把车一停,就变成了临时的观影座椅。老人们则悠闲地坐在后方,一边扇着蒲扇一边闲聊,静候着电影开场。

“今天放什么电影?”不少村民看到搭好的白色幕布都会跑过来问上一句。

“《扫黑行动》。”张秋发边熟练地忙着手里的活边回答。

晚8时,乡村“露天电影院”开始“营业”。张秋发坐在放映机脚架的一旁,和大家一起看着电影。不过,张秋发要把注意力放在设备上,“小孩子很多,穿来穿去,得防止他们把设备碰坏。”放映机不断排出股股热气,张秋发的额头上挂满了汗珠。

放映露天电影的16年间,张秋发的放映机实现了从胶片机向数字机的跨越,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他笑着说:“现在画质更好了,图像清晰、干净,放映过程也不卡顿。”

多年的放映工作,已经让张秋发融入群众百姓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来看露天电影的群体主要还是老人和孩子,所以在挑选影片时要考虑这两个群体的观影特征,既要新颖又要有教育意义。”张秋发坦言,现在群众文化生活丰富,看露天电影的人群少了一些,不过每年的6月至9月村民喜爱户外纳凉,这正是他的播映“黄金期”。

一场露天电影,不仅传播了文化,更支起一方社交空间,将村民们聚在一起,大家唠唠家常,问问收成,聊聊电影,张秋发便也加入其中。有群众主动来找张秋发,告诉他想看的片子,张秋发认真统计下来向上汇报,再统一下载片源,最后给大家放映。

10时许,放映结束,村民们渐渐离去,张秋发关掉放映机与音箱,将所有设备收进后备箱中,驾车消失在夜色中。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张秋发将继续演绎他的“电影人生”。(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谭 欣 通讯员 许晓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