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各地纷纷迎来夏日模式,“清凉消费”悄然升温。从空调、冰箱等家电的火爆销售,到夜游、夜赏、夜经济等清凉活动花样翻新,再到清凉科技新产品受到追捧,“清凉消费”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夏日经济注入勃勃生机。
水上世界人气热
骄阳似火,以“水”为关键词的消费市场正大放异彩。
近日,记者在龙虾城温泉水世界入口处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正排队等候检票入场。
“水上乐园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更多乐趣,家长也能放松身心、消暑纳凉,真是一举多得。”从武汉来的游客李先生说。
走进水世界内,游客们在海浪池、漂流河、滑梯等休闲娱乐设施上玩得不亦乐乎,现场水花四溅、笑声不断,俨然成为了欢乐大世界。
“我们现在的游玩设备有8种,水世界平均每天接待游客600至800人,周末和节假日近1200人,游客有本地的,也有从外地过来的。”龙虾城温泉水世界负责人孟凡力告诉记者,园区在内容体验上下了很大功夫,目前除了游玩项目外,还邀请演员带来各具特色的精彩节目,并推出了“摸鱼赢年卡”的主题活动,欢迎广大市民游客前来游玩。
既能玩水又能健身的游泳馆也成为不少市民青睐的消夏场所。在游泳健身馆,孩子们正在家长的陪伴下学习游泳。“游泳不仅能锻炼全身肌肉,还能增强心肺功能。”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每年夏天,都会带孩子来游泳,在泳池里‘泡’上几个小时,感觉非常畅快。”
记者看到,在泳池边,游泳馆的救生员在不停地巡逻。“最近不少市民会带着孩子过来一起游泳,尤其是周末,前来游泳的市民就更多了。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我们除了配备救生员,还放置了救生圈、救生绳等。”该游泳健身馆经理尹婷婷表示,在高温天气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游泳运动,这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客流量。此外,他们还推出了暑期游泳班,为不同需求的学员提供相应的培训服务。
虽然水上娱乐项目的刺激、凉爽为市民们增添了不少乐趣,但在游玩时的安全问题却不能忽略。对于一些高风险水上运动项目,应量力而行,切勿好强逞能。进入水上娱乐场所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并听从工作人员安排。(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谭 欣 见习记者 刘思琪)
清凉夏夜消费热
随着夕阳西下,白天的酷热逐渐消散,城区“夜经济”也迎来了它一天中最火热的时刻。
7月27日晚7时,夜幕下的园林北路人流熙攘,美食飘香。夜市上小烧烤、牛奶豆花、肉夹馍、卤味等特色美食小摊前往来市民络绎不绝,石膏涂鸦、手工艺品等创意商品小摊让人目不暇接。食物的烹饪声、商家的吆喝声、扫码付款的提示声,汇聚成了繁华夜间的美妙“交响曲”。除了品美食,体验多元化的夜间娱乐也成为了新的生活方式,套圈等娱乐设施,吸引众多家长和小朋友驻足游玩。
“我跟同学利用假期时间来园林路摆摊卖手打柠檬茶,最近天气挺热,晚上出来逛的人很多,小摊的生意还不错。”即将上大二的张同学摆摊卖手打柠檬茶一晚上营业额近五百元,“虽然有点辛苦,但是很享受这个过程,既锻炼了自己,还赚到了零花钱,很开心。”
“今天带娃在中心城玩了彩绘娃娃,这里还有好多美食可以品尝,娃玩得很开心。”市民罗女士告诉记者,“暑假后温度节节攀升,除了带娃上兴趣班,白天基本不出门活动,都改到了晚上,吃喝玩乐就去园林北路夜市,逛公园纳凉就去紫月湖和曹禺公园。”
同样热闹非凡的还有东风路与东方路交叉口的宵夜“圣地”。晚风轻拂,各色招牌灯光交错,时不时听到商家在路边大声吆喝,眼花缭乱的美食让人味蕾大开,各家门店的生意都还不错,小龙虾、烧烤、啤酒是夏夜的标配,不少食客选择在露天餐桌与三五好友大快朵颐。
夏夜,除了夜市,公园、游园也是人气爆棚。晚风徐来夜韵悠长,市民游客或在紫月湖边漫步,或在曹禺公园内临风小坐,或持手机拍照,偶有滑板少年倏忽而过……夜色中的城区有着与白天截然不同的风情。
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满城的“烟火气”,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夜间消费和娱乐选择,更是展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活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 莹 实习生 罗静冉)
消暑家电市场热
入伏以来,气温持续上升,滚滚热浪也为商家带来巨大商机。空调、冰箱、电扇等消暑家电需求强劲,销售量直线上升。
7月27日,记者走进潜阳路某家电市场,众多品牌的空调琳琅满目,让市民挑花了眼。
“这款冷静王系列卖得十分火爆,它主打节能、省电、无噪音,价格也适中。”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夏天高温天气比往年来得早,持续时间也更长,因此空调销量较上年同期也明显增长,最多一天可以卖70台。
在东风路某家电冰箱销售区,市民王先生正在挑选大容量冰箱。“我比较注重冰箱的保鲜效果和节能性,希望能买到一台性价比高的产品。”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开了一家熟食店,由于最近天气炎热,食材容易变质,想加购两台大容量冰箱,以便更好地储存食物。
线上市场也同样火爆。凭借着小巧灵活、便于携带、价格亲民等特点,各种各样的“清凉神器”在网络上走红。
记者在某网络购物平台搜索“消暑小家电”“清凉电器”等关键词,小风扇、刨冰机等各式各样的夏日“消暑神器”映入眼帘,这些商品价格从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
有需求就有市场,这些五花八门的“清凉神器”撬开了高温下的商机。记者浏览页面发现,多数产品月销量达到几千份,其中一款“手持小风扇”月销量甚至超过了9万。
不止是手持风扇,一些品牌还推出了“解放双手”的挂脖款,更有“大开脑洞”的商家将风扇置于遮阳伞隔层内,让买家能够边撑伞边吹风,享受“双倍清凉”。
清凉,已然成为炎炎夏日吸引消费者的制胜法宝。(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琼艳 见习记者 胡小凤 实习生 周学妍)
冰爽美食解暑热
暑气逼人,街上茶饮店、咖啡馆、雪糕店都是顾客盈门,前来取外卖的骑手络绎不绝。
7月27日晚,在园林北路的一家雪糕商店,大大小小的冰柜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雪糕、冰淇淋,足足有上百种,前来购买的市民提着小篮子围着冰柜挑选自己喜爱的商品,店老板忙得不亦乐乎。
该雪糕商店老板告诉记者,近日高温,前来批发冰淇淋、雪糕、棒冰的市民明显增多,热销的雪糕价格普遍集中在1元至10元区间,这个月雪糕店销量也直接翻了好几番。
连锁品牌饮品店也集中推出了特色冷饮。“这段时间是销售旺季,线上线下每日能卖出几百杯,卖得最好的就是各种沙冰冷饮和水果茶。”中心城一家奶茶店店员告诉记者。
除了冷饮店,不少商超和便利店都将冰柜和饮品柜置于门店最醒目位置,苏打水、果汁、果茶、啤酒等琳琅满目。医院、药店也紧跟潮流,引入新型防暑产品,如市中医院推出的特色酸梅汤饮品,这款结合了传统中药智慧与现代养生理念的饮品,一经推出便受到市民的热烈追捧。
不同于市面上的碳酸饮料,酸梅汤是中国的传统饮料,一年四季均可饮用。该院中药师张锐介绍,酸梅汤的主要原料有乌梅、山楂、陈皮、荷叶、玫瑰花、桑葚、甘草等七味药材,这些药材的巧妙搭配,不仅让酸梅汤口感清爽,更赋予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每袋药包不到3元钱,便宜又好喝,还有一股淡淡的中药味,可以加冰或加热喝,以后可以戒掉奶茶了。”刚从一楼门诊开取酸梅汤出来的市民张女士说。(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晓勤)
防晒产品抢购热
“夏日出行,防晒是‘必修课’。”7月26日,身着防晒服,佩戴墨镜和防晒口罩的杨女士接受记者采访。她告诉记者,上下班期间,她选择物理防晒、化学防晒“双管齐下”。
夏日炎炎,防晒有道,像李女士这样“全副武装”的市民不在少数。走访商超,防晒衣等用品以及防晒霜等产品也均被摆放在显眼位置。而在众多产品中,防晒衣和防晒霜、防晒喷雾等防晒化妆品更受消费者青睐。
“自带遮阳帽檐和透气面罩的防晒衣基本可以满足我的防晒需求。”正在货架上挑选的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提前囤了三件防晒服。此次入店,则是为了挑选更为新颖的款式以便搭配日常着装。
个性化消费需求催生多元化消费选择。探访期间,记者了解到,越来越多的男性消费者加入“防晒大军”。60后运动爱好者李先生告诉记者, 退休后自己和几位老友闲暇时间较多,经常相约外出游玩,当下正值中伏,因此防晒需求相对更高。“除防晒霜等物品外,相对女性防晒物品来说,市面上适合男性消费者的防晒衣、防晒帽等装备较为稀少。作为夏季出游必备品,自己和朋友基本都选择通过电商平台购置所需装备。”交流过程中,李先生讲出了挑选防晒装备时的难题,并表达了对既实用又时尚的男性防晒装备的期待。(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