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世界中“剪”出爱与美

在园林街道通政里古巷,有一间特别的传统理发店。这里没有喧闹的音乐,没有花哨的装饰,只有一位53岁的聋哑理发师刘波喜,在无声中默默诠释着对工作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执着。

清晨,刘波喜身穿整洁的衣服,将店内外打扫干净后,便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店内陈设简单而实用:一面镜子,一张桌子,一个洗头盆,数把理发工具。

“刘师傅,我又来剪头发了。”顾客李先生走进店里,熟络地与刘波喜打了个招呼。刘波喜点点头,示意李先生坐下。他拿起剪刀和梳子,开始为李先生修剪发型。他的动作轻盈而流畅,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顾客李先生满意地点点头,对刘波喜竖起大拇指。

“他理发非常仔细,也很有耐心,每次都能让我满意。”李先生对刘波喜的理发技术赞不绝口。他表示,自己来这家店剪头发已经好几年了,每次都能感受到刘波喜的用心和专注。

在刘波喜的店里,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他都能根据他们的需求和喜好,为他们打造出满意的发型。有时候,顾客会特意多付一些钱,以表达对他工作的支持和认可。

除了精湛的技术,刘波喜还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他喜欢养花种草,店里的角落里摆放着几盆郁郁葱葱的绿植。他喜欢烹饪美食,闲暇时常常为自己做上一顿丰盛的饭菜。此外,他还是一位骑行爱好者,经常骑着摩托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邻居告诉记者,刘波喜还是一位有爱心的人。他收养了一些流浪猫狗,为它们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有一次,他养的一只狗跑了,他整整关了3天店门去寻找,直到找到它才安心地重新开店。

“叔叔真的很不容易,但他从不向命运低头。”他的侄子刘军华告诉记者,刘波喜是先天性残疾,爱人30年前就离开他了。他以前在老家——老新镇集镇开理发店,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非常努力上进。他来园林城区开理发店已经有7年时间了,一直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和动力,虽然条件艰苦,却从未抱怨过。

刘波喜的发小刘贵山也对他赞不绝口:“他一直是个乐观坚强的人,永远把自己收拾得很利索,不给家庭和社会添负担。他这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无声”理发店虽小,却承载着刘波喜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店里挂着一块写着“残疾人创业”的牌子,是刘波喜的骄傲和动力。他用无声的行动诠释着生活的真谛,他的坚韧和乐观感染着每一个人,让大家看到了残障人士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