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阳光下,在周矶管理区戴湖三队的葡萄大棚内,一场没有硝烟的品质革命正在上演。一串串葡萄在农户的巧手下“瘦身”,而这背后,是他们对品质的不懈追求。
“每一串葡萄,我们都要疏掉50%的果子。”该葡萄园负责人吴思宇边操作边解释,这样的做法或许在外人看来难以理解——为何要剪掉如此多的葡萄?但吴思宇却深知其中的奥秘。
吴思宇,一个在外闯荡多年后回归家乡创业的中年男子。几年前,带着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品质的执着,吴思宇投身于葡萄种植事业。他明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只有高品质的产品才能站稳脚跟。
“挂果并不是越多越好。”吴思宇解释,为了让葡萄得到更好的生长环境和营养,他们决定剪掉多余的果实。这样做,虽然短期内看似减少了产量,但却能确保每串葡萄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和营养,从而生长出更加饱满、口感更佳的果实。
吴思宇告诉记者,去年他没经验,让葡萄自由生长,结果挂了很多二级、三级果,卖不上好价格。一级果几十元一斤,三级果才几元一斤,价格差上十倍。
后来,他开始注重葡萄的品质管理,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他明白,只有品质过硬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与吴思宇的谈话中,记者感受到了品质的力量。那些经过疏果处理的葡萄,虽然挂果数量减少了,但生长空间更加充裕,阳光更加充足,相信果实会变得更加饱满诱人,一级果的概率也将翻倍。它们不仅仅是葡萄,更是吴思宇对品质执着追求的见证。
这场品质革命,不仅让周矶管理区的葡萄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品质的力量,也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珊珊)